城市风水谈

风水者,生气也。生气,即可供万物生存的环境。约在晋代,是古人在选择阴宅时的一门学科。主张“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而止”。人都继父母之体,父母作古后,为示孝敬,费九天之力,觅天下最佳之穴,厚礼葬之。久而久之,人们把此风水理论用在选择城址、阳宅、居室、绿化树种及色彩上。更有甚者,把此理论用在吃、行等社会活动中。故有城市风水、建筑风水、居室风水、办公室风水、招财风水、饮食风水、出行风水之说。

风水不排除有迷信色彩的东西

  风水学包括天文地理、环境园林、规划建筑及伦理学、社会学、预测学、人体学、美学,是综合性极强的一门学科。清代以前,文人及官宦只注意诗词文章、琴棋书画,自然科学属异端邪说。由于有一部分人热中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但又被人们视为异端,故而加入许多迷信色彩,让人们所接受。当然,民间的风水先生以此作饭碗,更以天庭阴槽之邪说给人勘舆,进行敛财。因此,风水又不排除全是迷信的东西。风水正宗理论来自《易经》,易者,乃日月之交替也。是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把中国的地形、地貌、地势用二仪、三才、四象和八卦予以象征。二仪即阴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山为阳,水为阴;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河右为阳,河左为阴;南为阳,北为阴;外流流域为阳,内流流域为阴。三才即天、地、人。四象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八卦即乾、坤、离、坎、艮、巽、震、兑。故历朝文人学者都读《易经》,易可调神。占卜是民间算命先生用六四卦来预测未来的一种手段。诸如卜室、卜居、卜邻、卜筑、卜凤,加入许多迷信的东西欺世盗名。本文以元真风水学(或曰现代风水)谈谈城镇选址。

  先天八卦在此之前,必须讲讲伏羲八卦。伏羲发明了八卦,以一种更为简明方便的符号代替了结绳记事。他以坤卦代表纯阴、地、正北方;乾卦代表纯阳、天、正南方;离卦代表火、正东方;坎代表水、正西方。古人曰伏羲八卦为先天八卦,以先天八卦为本。

风水选址

  水选址有六法: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定向、时运。是古人勘选龙穴时必须使用的六法。风水环境有五要素:龙、砂、水、穴、向五大要素而形成自然环境。
  觅龙。龙即为山脉,是古人极为崇拜之所。因它给人提供丰富的物资来源。觅龙就是要找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古人认为祖先住在山脉出处的最高处,应依脉寻之,找到自己的脉根。从远而近谓之太祖山、太宗山、少祖山、少宗山及父母山。要认出真龙:真龙居中,后有托的,有送的;旁有护的,有缠的。这才称得上是贵地所在。

  察砂。砂就是主山脉四周的小山。砂有侍砂、卫砂、迎砂。面前特立,命曰朝砂。不论远近,特来为贵。也就是说在主山的两侧有上山、侍山、卫山相拥,挡住外来恶风的侵袭,形成一个局部小环境。在前方远处还要有低平的小山相迎,这当然也是贵地的象征。形成典型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龙穴形态。
观水。水是万财之源,无论在农耕时代还是工业时代都离不开水。观(找)水比觅龙更为重要,观水首先看水口。水口有入水口、出水口。凡水来处谓之天门,水去处谓之地户。水宜成线状,湾环曲折,此水为贵。水质的优劣恰好反映了此环境生气的优劣。

  点穴。就是确定人住的阳宅位置,即珠(或谓龙穴)。太阳升自东方经南而落西方。主导风向大都以北风为主,故我国的房屋大多座北朝南,古人多用伏羲八卦进行点穴。

  定向。北为阴,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在城镇选址过程中,镇址放在水之南还是水之北面,就是定向。当然,建盖房屋定向是兴动土木时不可缺少的一环。朝向也有风水。陵堂、墓穴正子午向,阳宅一般朝南向东或西偏约 15 度角。绝无正子午向的。

  时运。即要善察地理,亦应善择其时。古云“天道好运”。谓“风水轮流转”是对于地理随天象运转规律而产业兴衰变化规则而言。既“三元九运”。风水宝地,并非永恒不变。只反映了在地理空间上的环境优选,并不具有永恒,故称“地运”。地运受天之影响,也受地(气候、区势、地势、物产等)、受人(战争、开垦等)影响。受天地人影响极大,不可孤立地判断。

  不难看出,具有生气的生活环境是背靠父母山及祖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二山相辅。前景开阔,面有案山相对,远处又有万山朝拜。水自山间流来,曲折绕前而去。朝向最好座北朝南。即成为典型的负阴包阳、倚山面水的藏龙之穴,能不子孙藩衍、文化昌盛、经济发达么?

  曲靖市的曲沾大道片区属三龙拱珠也称(也称堂局、明堂、区穴)。她东边有马鞍山,西边有一座太和山,北有父母山、少宗山为倚靠,南边有曹家山朝拜,其间有一条名叫西河的线状水沟,由东向西蜿蜒曲折流过,东西两侧尚有层层山峦相护卫。审龙证穴,以水证穴,以砂证穴,均属风水理论中比较好的大堂局(龙穴地),勘称“东依马鞍山,西背太和山,曹家山领主,福禄自齐全”。

  昆明外围,西陈横断山脉,北护高黎贡山、怒江、怒山、澜沧江、云岭、金沙江、玉龙雪山三江四山,西北高而东南低。近郊的北边是蛇山,东北角鸣凤山、鹦鹉山,西北是玉案山,西南角为太华山 ( 西山 ) ,左右有山体护卫,南有万山朝拜。而南面的五百滇池又可御抵南来的燥热气流,补以小气候。驱恶避煞,背山面水,山凹护卫,状如蛟椅,也属风水大势中的上乘明堂。

  总而言之,城镇选址,以得水为上,以水寻龙,以水证龙,问水知山。用龙、砂、穴、水、向、时六法,尽量把城镇选在阳性气场之地 ( 山南、水北、河右 ) ,不得已者方可选在阴性气场之地 ( 山北、水南、河左 ) 。在绵亘千里的山脉中寻龙觅脉,实非易事,故有三年寻龙、十年点穴之说。此言其事艰也。
城镇总体规划之风水布局
既然风水即为生气,就有“气场”之说。“气”遇风而散、遇水则收、遇林而藏,乃规划布局的三原则。因此,我们在城镇总体规划时应用好这“三原则”。

  前面讲过六法,觅龙是找到我们祖先居住的最高处,从太祖山到父母山,是其一脉蜿蜒而来。父母山好比人的父母,父母处境安泰、身心健康,子女就会衣食有着,成人成才。故此,父母山必须精心呵护,不能有动土破脉,砍伐毁林之举。水是万财之源,团状的水要抱,线状的水要弯环曲折。不能背之,更不可断之,应举力保护。“脉”、“水”是城镇总体规划考虑之重点。

  点穴,选到较好的城址之后,还应点好该城镇的龙头穴位 ( 正穴 ) 。大到城市,小到村镇,都有首。村即村委会,乡镇即乡镇首脑的办公楼,县市即为县市首脑的办公楼,该穴为龙首穴。应背倚父母山,前迎案山成一轴线。有的龙穴从父母山到案山十几公里之遥,要采取一些手段引脉到案山。历史上的王城是前朝后市,前朝后宫,宫前的一条通衢大道为轴线进行引脉。大道上设数座门楼或牌坊进行收“气”,王城之外的城池则在龙首穴前设建筑小品,以笔断意连的手法进行引脉,形成一道文脉底蕴深厚的文化轴线,城市则以此中轴线为标志,左右平衡地发展。

风水学认为,宇宙的完美在于天、地、人三才合一,谓天人合一。万事万物的生与克,以和合、平衡为最高境界。孤阴不长、孤阳不生,阴阳齐全才能平衡。城镇也有均衡对称。

  一个城市、一个县城或是一个乡镇所在地,有龙首穴 ( 正穴 ) ,就有蛇头穴(大型公建或行政办公楼)、砂钉穴(住宅楼),有主中心 ( 市中心 ) 、次中心 ( 区中心 ) 、次次中心 ( 居住区中心 ) 。就得根据其功能 ( 行政、商业、文化、体育或综合 ) 沿此轴线,结合居住,营造“气场”,均衡发展。我省现在很多城镇的行政中心迁建,偏离轴线,远离正穴之位,失去风水场气优胜处,对行政管理势必造成一些影响。城镇道路应根据文脉轴线 ( 风水轴线 ) ,布置路网,在风水学中城市道路如水,建筑如砂 ( 山 ) ,道路交汇处也即水之交汇处。道路轴线交汇处,交通便捷,易于结穴。城市文脉轴线也是易于结穴的地方,必须视功能分区及城市的出入口规划路网。
  路网风水规划有二防二倡,四忌:忌折曲、忌斜射、忌四正、忌裸行;一防在主次干道两侧贴近布置居住建筑,二防公共建筑。且在交汇结穴处提倡布置绿化广场,在立交桥下提倡安排大型公共绿地。忌折曲,即以棋盘式为宜。忌斜射,即是造成地块分割不规整,缺乏良好朝向。忌四正,即是不要正子午卯酉向 ( 北南东西 ) 。中国的建筑忌正北南向。“天帝”在正北方。庙宇、碑堂、陵寝建筑才是正北正南向。道路正子午卯酉向后,势必给单体建筑造成朝向的不便。忌裸行,即无树。风水学提倡道路两旁应植多行树木,以求护路,形成“车水马龙”的岸堤。

  最后还须提醒一禁:在城市道路两侧禁多府开门,轿马一多,车水马龙易滞塞,在现代城市的交通流量阵势下,更应注意此处一禁。在主干道边,龙首穴及与之相对应的单元可在此开口,次则放在次干道、支路上去。以次类推,可防滞塞。

  团状之水宜抱。城镇地形现状有水者应充分利用,无水者应利用低洼地带营造水塘。水不宜背。会泽县城,是座南朝北,北边是水城,历史上,水城与县城之间是一片汪洋,古人把水之南称为阴,风水学主张负阴抱阳,故会泽县城背倚金钟山,单体建筑均呈座南朝北之势,面水而居。

  现在城镇的道路,由于交通工具的变革,主次干道断面宽大多在 20 -60m ,“气场”必定受到破坏。在总体规划阶段应留足人行道,同时单体建筑也要退足道路红线。规划师要利用这一空间营造新的“气场”,形成较强的人气集聚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