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银奖林景辉:此法迅速帮我找到了心灵与自然之间的契合
中国书法家协会于2018年9月16—17日,在内蒙古乌海市举办“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与学术论坛。
“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是中国书协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针对当代书法所面临的文化生态问题,中国书协着力研究与探索当前书法创作的问题与现象、现状与理想,立足本体,统筹大局,力矫顽疾,振拔流俗,通过“学术”和“批评”,进一步推动“当前”的创作。

本次展览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它书协团体推荐,共有104位中青年(55岁以下)书家208件作品参展,展览分“理想”与“现状”两个部分。“理想”部分以历代书法批评理论为内容进行创作,从东汉至近代,历数观点,阐发理想,旨在从古人的书法理想中检视当前书法之得失及发展方向;“现状”部分为作者自选内容,自由创作,展露当前书家的才情,展示书法创作的现状,展现书法的时代精神。
“现状与理想”——林景辉篇
林景辉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石狮市政协之友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创作骨干高研班学员;2013年中国书法家协会进万家“先进个人”;2014年于福州举办个人书法展并同步出版《林景辉书法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林景輝 248cm×132cm
生動
徐渭承襲前賢言畫論書“氣韻生動”“類於生動”之説,他的創作很少依照某個經典作品來依樣畫葫蘆,而是從唐人諸多筆法中尋找心靈與自然之間的契合,儘管有亂頭粗服之嫌,但筆觸間富有靈氣與生趣,作品充滿活力,一改長期主導書壇的模仿之習。
釋文
吴中畫多惜墨,謝老用墨頗侈,其鄉訝之。觀場而矮者相附和,十幾八九。不知畫病不病,不在墨重與輕,在生動與不生動耳。飛燕玉環,纖穠懸絶,使兩主易地,絶不相入,令妙於鑒者從旁睨之,皆不妨於傾國。古人論書已如此矣,矧畫乎?
——徐渭《書謝叟時臣淵明卷爲葛公旦》
林景辉創作手記
行書以從容閑適、不激不厲爲上。倘一韻到底,則未免平淡。本作録張若虚《春江花月夜》,四幀連綴中堂。此篇行文婉約古淡、隽雅流暢,令讀者仿若置之山水畫卷之中,且春、江、花、月、夜五景清明,移步换景、時見幽抱而情景交融。
拙書所選風貌正是應景而作,點畫形質取唐人法相,求其敦實精謹,行氣略參宋明諸賢摇曳漂移之姿,增强行間顧盼生發。而行中兼草,依次遞進,使不至於險兀安排,寓活躍虚靈於樸茂平實之間,動静相處,切於適宜。一則有畫面之虚實層次感,二則於流暢之中見節奏起伏感。所力圖者,與文意相契也。淡墨山水粉彩箋,亦可稱入境。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41cm×68cm]
扫码即可学习郭继承教授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