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麦积山石窟全图集 (经典收藏版)

中国影响力艺术人物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

日本有奈良东大寺正仓院,储藏天皇之宝物沐浴千年之星霜而不朽于世。甘肃有麦积山石窟,历经千年数次的天灾人祸而存于现世。

2017 年 11 月的日本之行,东京收获日本摄影师名取洋之助 1957 年《麦积山石窟》写真集,全书为黑白照片,排版按摄影师拍摄顺序编辑,书中照片拍摄详细,值得注意的是照片保存了后期历次修复前的珍贵资料,拍摄了很多现在没有开放或没有公布的石窟,通过图片我们看见当年楼梯栏杆均为木板搭成,条件很简陋。

有去过麦积山的读者朋友可以对比 1957 年与现状之变化,以作参考。

麦积山石窟及寺院全貌  1956年

麦积山石窟全貌 1957 年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佛教石窟,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麦积山(因形似麦垛而得名,约在天水市中心东南 45 公里处),开凿于山体西南、南、东南三侧的峭壁上,洞窟之间有层层相叠的栈道相连。

2014年,麦积山石窟以“麦积山石窟-庙宇建筑群”( Maijishan Cave-Temple Complex )之名,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 33 处遗产点之一,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

在中国众多佛教石窟中,敦煌石窟、克孜尔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以壁画著称,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以石雕闻名,而麦积山石窟独以泥塑冠绝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均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除此之外,重庆大足石刻也是中国境内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著名石窟。

麦积山石窟全图

麦积山石窟的创建年代为十六国的后秦,此后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相继开采,唐、五代、宋、元、明、清又加重修;70% 以上的石窟为北朝时期的作品。
明代之后,麦积山石窟一度湮没无闻。1940 年,天水人冯国瑞在整理地方文献的过程中,得到了大量麦积山的资料,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1 年,冯国瑞邀游人共登麦积山,对石窟做了第一次实地调查。
冯国瑞为麦积山的石刻、造像等艺术珍品所震撼,回家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编写了《麦积山石窟志》一书,交付出版。消息传出后,《大公报》、《益世报》等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麦积山石窟从此享誉海内外。
以下是《麦积山石窟》图片集。

1957 年

在中国众多佛教石窟中,敦煌石窟、克孜尔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以壁画著称,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以石雕闻名,而麦积山石窟独以泥塑冠绝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麦积山石窟的创建年代为十六国的后秦,也就是姚秦,兴盛于北魏至北周,隋唐皆有续作,宋、元、明、清又加重修;其中70% 以上的石窟为北朝时期的作品。隋唐时的洞窟多因地震垮塌。

明清之后,麦积山石窟一度湮没无闻。1940年,天水人冯国瑞在整理地方文献的过程中,得到了大量麦积山的资料,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1年,冯国瑞邀游人共登麦积山,对石窟做了第一次实地调查。

冯国瑞为麦积山的石刻、造像等艺术珍品所震撼,回家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编写了《麦积山石窟志》一书,交付出版。消息传出后,《大公报》、《益世报》等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麦积山石窟从此重见天日,享誉海内外。彼时距离上一次清朝文人毕沅于1767年在此题诗刻石,已经过去了一百七十余年。

石窟及寺院全貌

通往石窟的路及背柴的村民

中国主要石窟分布图

《麦积山石窟》发行出版编辑等内容

1992 年

日本 1992 年出版了《中国麦积山石窟展》图集,供大家对比参考与学习。此次展览是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 20 周年

展览城市:

东京( 1992 年 1 月 30 日 — 2 月 11 日)

大阪( 1992 年 2 月 20 日 — 3 月 3 日)

京都( 1992 年 3 月 12 日 — 3 月 24 日)

横滨( 1992 年 4 月 2 日 — 4 月 14 日)

赞助单位: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日本经济新闻社。

主办单位:日本外务省、文化厅、中国大使馆。

合作单位:日本航空。

石窟远景(东崖)

东崖线图

东崖近景

西崖全景

西崖线图

本次展览主体是麦积山石窟部分塑像,同时展出有麦积山研究所复制的石窟泥塑雕像,以及天水地区和麦积山附近出土的相关文物。本文在编辑过程中大体上参考图书的排版方式。为了阅读方便,将全文分为三部分来编辑,第一是石窟塑像图集、第二是塑像复制品及壁画摹本图集、第三是天水地区出土相关文物图集。为了学习和鉴赏的目的,文章重点突出石窟图集及复制品图集,对于图书中天水地区出土相关文物图集的照片选用有所删减。文章中照片顺序没有严格按照图集排版顺序编辑,有将相近的两张长竖版塑像照片合在一起,用作一张图片发布,是为了便于阅读而做出的改变。

麦积山石窟概况

第一辑 麦积山石窟塑像图集

佛坐像 北魏

菩萨头部 北魏

菩萨立像 北魏

菩萨立像(左) 佛立像(右) 北魏

佛坐像 北魏

佛头部 北魏

比丘立像(左) 菩萨立像(右) 北魏

比丘倚像 北魏

伎乐天 北魏

火头明王与供养者 北魏

火头明王与供养者(局部)

佛坐像 北魏

飞天 北魏

飞天 北魏

菩萨立像 北魏

菩萨立像(左) 比丘立像(右) 北魏

供养者立像 北魏

佛坐像 北魏

菩萨跪像 北魏

菩萨立像 北魏

菩萨头部 北魏

供养者头部 北魏

供养者头部 北魏

佛坐像 北周

左:迦叶立像 北魏 右:阿难立像 西魏

迦叶立像(局部)

阿难立像(局部)

文殊菩萨倚像 西魏

文殊菩萨倚像(局部)

菩萨立像 西魏

菩萨立像(局部)

佛头部 西魏

佛坐像 西魏

佛坐像(局部)

佛倚像 北周

菩萨立像 北周

佛坐像 北周

菩萨立像 北周

菩萨立像 隋

金刚力士 隋

佛坐像 隋

菩萨立像 隋

佛坐像 后秦

造像塔 北魏

造像碑 北魏

造像碑 (局部)

第二辑 塑像及壁画复制品图集

佛头部(复制) 后秦

造像碑(复制) 北魏

菩萨与比丘立像(复制) 北魏

佛三尊像(复制) 西魏

左:比丘立像(复制)北魏 右:佛立像(复制)西魏

左:童子供养者(复制)西魏 右:童女供养者(复制)西魏

佛三尊像(复制) 西魏

佛三尊像(复制) 局部

左:菩萨立像(复制)隋 右:供养者立像(复制)宋

金刚力士头部(临摹) 宋

本生故事(临摹) 西魏

本生故事(临摹)局部 西魏

摩珂萨锤太子本生(临摹) 西魏

舍利战争(临摹) 西魏

飞天(临摹) 北周

飞天(临摹) 北周

出行图(临摹) 北周

供养者(临摹) 唐

第三辑 天水地区出土相关文物图集

佛坐像 北魏

佛碑像 北魏

菩萨碑像 北魏

碑像佛三尊像 北魏

明器-楼阁 后汉

陶俑(左)汉 天王像(右) 唐


来源:圣道文化杂志

(0)

相关推荐

  • 来自北魏的微笑

    麦积山石窟的讲解老师对我们说:这尊佛有很神奇的两面.当您开心时观他,他就是开心的笑.当您难过时观他,他就会变成难过的样子.您此时观他,感受到的是什么? 麦积山石窟的讲解老师对我们说:这尊佛有很神奇的两 ...

  • 【遗介小卡片】石窟文化邮票集

    前言 石窟寺,就是开凿在山崖上的佛寺,是模仿地面的佛寺建筑而建造,与一般佛寺的功能相同,都是用来拜佛.起居和禅修等.因此石窟中往往都雕或塑有佛像.石窟寺比普通寺庙更加坚固耐久.易于长存,是僧俗信徒修功 ...

  • 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艺术(常州)展

    此次展览 汇集了来自麦积山石窟 各个时期的造像.壁画.文书等文物60件(组) 石窟造像和壁画等临摹品59件(组) 国家一级文物达15件之多 这是 麦积山石窟艺术 在国内首次最全面的展示 麦积山,又名麦 ...

  • 麦积山一尊绝美佛像,隐藏着一段1600年前的凄美爱情

    麦积山第44窟主佛像 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现存窟龛194个,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壁画1000余平方米.石窟始建 ...

  • 价值非凡的麦积山石窟特级洞窟

    麦积山石窟窟龛有221个,各类雕塑3938件,壁画一千余平方米.其中有一些窟龛由于窟内造像壁画特色鲜明.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突出的特点,被定为特级保护洞窟,限量参观.游客参观特窟,需在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 ...

  • 回望历史 | 1956年名取洋之助镜头下的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及寺院全貌  1956年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麦积山(因形似麦垛而得名,约在天水市中心东南 45 公里处),开凿于山体西南.南.东南三侧的峭壁上,洞窟之间有层层相叠的栈道相连. ...

  • 1997-9 麦积山石窟(T)

    1997-9 麦积山石窟(T) 志编号 1997-9 版别 胶版 名称 麦积山石窟(T) 全套枚数 6枚 发行日期 1997年6月13日 全套面值 7.00元 全套售价 7.00元 原画作者 设计者 ...

  • 从西崖大佛到北周西魏彩塑:宝玉玲珑分享麦积山石窟艺术五篇

    从西崖大佛到北周西魏彩塑宝 麦积山石窟艺术巡礼五篇 宝玉玲珑分享 第98窟"西崖大佛",由摩崖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造像组成.造像正中立佛高12.2米,原作于北魏,北周.宋.元.明.清 ...

  • 陇东---麦积山石窟(第4、5、127、133、135窟)

          麦积山石窟第4窟,散花楼,距地面经约八十米,为七间八柱,单檐庑殿式洞窟,高约九米,面阔三十米,进深八米,分前廊后室两部分.立柱为八棱大柱,覆莲瓣形柱础,建筑构件无不精雕细琢,体现了北周时期 ...

  • 【风荷忆游】沈裕慎 | 自然人文麦积山

    总第1401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选自作者散文集<风荷忆游> 祖国的四大石窟文化中,有两个双子星座般地屹立在古丝绸之路上,这就是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远居阳关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