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狂的一首诗,出自武则天之手,李白读后感叹自己难以望其项背!

注: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在文学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各自擅长和发展到巅峰的文体,唐诗、宋词、元曲等在各自的时代都有着蓬勃的生命力。而作为诗歌黄金时代的唐朝,大诗人更是层出不穷,从早期的“初唐四杰”到盛唐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再到中唐的温庭筠、刘禹锡等人,最后还有晚唐的李商隐、杜牧等。哪怕历经千年,他们的名字依旧在诗词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令后世神往。

而纵观整个唐代的诗人,要论哪个最狂,那“诗仙”李白无疑是很有话语权。在朝堂上他能够让“力士脱靴,贵妃磨墨”,在诗歌中他更是声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而且他的狂也是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诗圣”杜甫就曾在诗中写李白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但就是这么狂的的李白,在笔者本期要介绍的这首诗面前,也是难以望其项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首诗是出自一位女子之手。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诗。

《腊日宣诏幸上苑》

武则天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全唐诗》载录此诗时并有诗序,唐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中也说得更加详尽:“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云云。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

天授二年(691年)腊月,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紫微城里有些大臣意图谋反,便诈称百花盛开,请武则天驾临上苑(神都苑)赏花。武则天应允了此事,但很快便察觉出异图,怀疑其图谋不轨。于是,武则天将计就计,下笔如神,一气呵成雄浑壮阔的催花诗——《腊日宣诏幸上苑》。

写完后,武则天将此作为诏书,派遣使者前往神都苑中宣诏,以告知花神。果不其然,腊日(腊八节)凌晨,名贵花种遍布神都苑,一夜之间接连开放。武则天在群臣簇拥下来到了神都苑,在看到苑里百花盛开后,群臣们个个惊诧万分,无一不为之折服。那些图谋不轨的臣子,认为上天也偏向武则天,于是不敢轻举妄动了。

此诗简捷明快,语言流畅,主题鲜明,堪称上乘之作。与诗序整体来看,充分反映了女皇洞察一切的睿智,随机应变的能力,刚毅果断的作风以及号令一切、吞吐宇宙的气概。女皇初登大宝之位,需要树立权威,方能驾驭天下。此诗正好显示了女皇主宰一切的神气和至高无上的尊严。

这首诗写腊八节百花盛开的奇景,也是一首具有特殊价值的诗歌。诏书属于应用文体,诗歌属于文学文体,武则天用诗的形式写诏书,而且写得如此形象生动,可见武则天的写诗技巧,亦可见唐代诗风之盛。诗歌已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诗的开始两句“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一写因,一写果,同时引起悬念,颇具戏剧性、情节性。武则天贵为皇帝,生活极为豪奢,忽然异想天开,在冬天里想见到百花盛开的春日景象。立意不可谓不奇,构思不可谓不奇,想象极为丰富。“春”神是虚幻之物,如今却对她宣诏,勾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

武则天想干什么,第三句“花须连夜发”,回答了读者的疑问。腊八节,正是寒意极浓之时,百花一般在春天才开放。虽是违背常理的想法,但却构成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诗的最后一句“莫待晓风吹”,是对第三句的有力补充,符合作者的身份、口吻,也切合作为诏书的写作要求。这首诗想象奇特,充满着浪漫主义情调,语言明白如话,不事雕琢,在咏腊八节的诗作中是难得的佳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