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信:我爱我的排我的班我的战友

【总第144903期】


我爱我的排我的班我的战友
作者:张贤信
从哲学角度讲人生是一种现象,从社会学角度说,人生是一种经历,一种体味,一种尝试,一种追求过程。
我想借着这次写回忆录的机会把我兵团时期的种种经历、体味、尝试、那种追求过程做一个回味,用笔录的形式把它写下来。
中国在六十年代年度过了一个喧嚣的岁月,一批北京青年就在这个喧嚣的岁月里来到了黑龙江省43团工业营3连。
69年来的那些北京知情都是16、7的孩子,男孩儿犯起傻来稀屎能拉一裤,女孩儿见人还没说话满脸通红,那种孩童的天真,毫不加修饰的不经意的天然,给人的感觉只有怜悯,同情外加喜爱。我是二排副排长、六班班长比他们大三、四岁(有的大四、五岁),他们在我眼里就是个不懂事的屁孩,我对他们总是疼爱有加,当然生起气来,踹两脚也是有的。
三排
二排
二排有个叫张云岗和杨建的是我们六班的战士,一天晚上下了工,我们三个(好像还有一个叫什么的,忘了)溜达着到了农田的埂埝上,无意间向排毛里看去,不知哪个喊道:“鱼!”几个人低头仔细一瞅,大鲤鱼、鲫鱼,还有其他什么鱼,翻着跟头顶水向上游,我想这肯定是松阿察河涨水,这些鱼顺着小黑河顶上来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哈哈下水吧!几个人挽起裤角下了水,那鱼真是厚呀,一条一条不停地往埝上撇,撇呀撇呀……
很晚才回连,第二天一早连里派车拉回食堂,你猜怎么着,全连美餐一顿“兴凯湖炖鱼。”
我们班战士李春华,他不懂得一点点人情世故,他的一切都来自童真式的自然,他自然着,自然着刻苦。在班里每每睡觉前他都要看一会书,直至窗外吹响熄灯号。
一年四五月份荒岗头捞苇根,初春天气狠凉,我门全班就住在荒岗头,住的屋子里没有电,李春华夜夜睡前都在读书,他的床前烛光如豆,他就是在烛光中看书。那如豆的烛光时时感动着我,从那时起我也时常学做样子拿起书本……
如果你是一根蜡烛,你就应该发出一根蜡烛的光辉去照亮周围的人,不必等火炬的到来,如果你是一颗星星你就应该去照亮天下的人,不必等月亮的出现。
说真心话,跟他在一起有一点被他点燃的感觉。
杨小兵北京籍战士,我们两个都很爱好哲学,有时连队上“工农兵学哲学”课,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一些哲学上的“学问”。两个半吊子一起谈哲学就格外有意思。每每谈到一个命题,我们都觉得有心得,有探讨,有求知,有展望……什么都有,就是缺少真知灼见。啊,那是人生一个过程,一个求知过程,我们至今还在这个过程中,伟大的了不起的求知过程啊!
跟他聊天很有意义也很有趣味,一次他跟我说起生命可贵的故事。他说一个人的生命以分来钟计的话,一个八十岁的生命,是4207,68万分钟。如果按天计呢,80岁的生命是29220天。这都是在一些小资料里摘录下来的,并不稀奇,但在聊天中他能清晰地一字一顿地叙述给你,你就会被他的话所感染,被他认真的迷情所动容,就会使你顿悟生命的短促,生命的不可虚度,生命的可贵。你会觉得他对生命的认识就比你要沉重得多,深刻得多。
杨小兵回北京以后,给我寄来一本《辞海》,至今还在我的书柜上,尽管它已经是改版几次的旧版,我仍然保留着他,每次翻阅它,就像听到杨小兵说话的声音……真是见书如见人啊!
苗雷77年返京的时候,正赶上我不在连队,他临行之前到我家跟我道别。我老婆说,你要回北京了,张贤信不在家我也不知道拿什么东西送给你。我老婆就给了苗雷十元钱,二人几次推谢。我老婆说,你要是不拿,张贤信知道了他肯定不依你,苗雷就接受了。
1998年我全家回到北京,我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苗雷,一路打听着终于到了海淀航天桥北京商学院,在副院长办公室见到了他,做了副院长的苗雷,看模样老是老了点,总的来说变化不大,握手之后苗雷说:“走,家里说话。”
苗雷家就在学院里,到了家苗雷用北京烤鸭招待我,那时我刚回北京不久,北京烤鸭是我第一次见到也是第一次吃到。吃烤鸭当中,我提起二十年前他返京时我老婆给他十元钱的事,那可是我一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啊!(战士月工资32元)二十年的利息外加本金……
苗雷说,你这是来要我还二十年前的帐吗?我说,你以为哪!苗雷放下筷子:“算帐就算账,我问你一条人命值多少钱?”我有一点懵,“什么一条人命?”苗雷:“73年冬天你老婆怀孕去团部做产前检查,坐连队马爬犁去的,马爬犁走到兴凯湖湖面上,中流冰薄连人带马掉进冰窟窿里,你老婆死死抓住爬犁后沿大喊救命……你知道是谁把你老婆从冰窟窿里拽上来的吗?”“谁!”“我老婆——梁艺英!”苗雷声调一下子高了八度。
啥话别说了,人家老婆救了咱家老婆,那可不是一条人命的事,当时咱家老婆挺着个大肚子去医院做产前检查,科学一点讲那不仅仅是一条人命呀,两条三条都是有可能的呀!
人的“生与死”,有时候就是需要那末一点点辛运的,我老婆的生死就决定在冰窟窿的一瞬间,而苗雷的老婆梁艺英就把生的幸运降临到我老婆的头顶上。半个月后我老婆就生下一个千金,从生物衍生学观点说起,救起的绝对不仅是两条生命,而是无数条生命的问题。
人家老婆救了咱家老婆却不声张,我给了人家十元钱,却从黑龙江追到北京索要十元钱本金加利息,相比之下我是丑,人家是美。
美是什么?美是本色,美是文化,美是休养和气质,美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我眼睛有点湿润,当即做出一个重大决定,那十元钱不要了,利息也不要了。以后带着老婆找个黄道吉日,备着大礼到人家府上,叫我老婆当面给人家老婆三拜九叩谢救命之恩,那才是正道理啊!
你呀,你呀张贤信,你差一点犯了聪明人常犯的错误啊!
三排九班战士高志忠平时话不多,说起话来也是贵州骡子学马叫,一听就知道他不是正宗的北京人。北京人问你吃饭了吗?他会说,您吃了吗您的。哪像高志忠说,你吃完饭啦?一听就不是正宗北京人。像我班的李铁庄,王恩平,王鸿远,樊世忠他们,那才是地道的北京人,说出话来又轻又软,带着浓厚的儿化音,我暗地里学了好一阵子,总是学不像。
高志忠是北京34中的知青,我们俩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个头高高大大的,不胖不瘦,额头饱满宽阔,印堂光滑无痕,山根鼻梁挺拔,皮肤光滑且肤色好,他的这些特点是符合现代美学标准的。要是论起男子汉形象来,我感觉他绝对不在高仓健之下。
我们那时青春正盛,都相信只要踮起脚伸手就能够着天,说起理想谈起国事一副胸怀全球的样子。现在回想起来一个字“可爱”,有人说那不是两个字吗?是呀要是两个字那就更可爱啦!
我们俩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政治人生,再就是社会事件,人生感悟,家庭伦理,都市言情,反正我们无话不谈。谈话中我都能受到对方的启发,当时我就有深深的感觉,跟他聊天很长知识的。高志忠最令我佩服的,是他对国内事物的政治远见,对国际风云的战略目光。我们两个都对政治感兴趣,励志于将来在这方面多有建树,当然也谈连队的事,至于胡诌八咧社会八卦,说老实话我们俩都提不起精神。
好像是72年他要返京了,他被推荐上了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我从心眼里替朋友高兴,我们共同兴奋了好几天,那几天我们一起谈吐了很多对于将来人生的种种设想展望……直至后来我也上了大学,我深切地感知到一个人青春时最原始的对人生理想的萌动,是人生最具有美学意义上的人生春意。
临行的那天我送高志忠到团部,团部上车时间还早,我们围着团部站前的路走啊走啊,路并不长,我们却把它走得很长很长,我们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战友情,像一对恋人难舍难分。发车之前,我们说咱们去照张相吧!我们去了照相馆,随着咔嚓一声,我和高志忠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瞬间。
高志忠毕业以后,没有当政治家、没有当学者,也没有做翻译工作,而是做了北京某外贸集团公司的总裁。
我大学毕业以后,也没有进入政工领域,而是当了一名教师。我们两人都没有从事与政治方面有关的工作。这就证明人是具有多重价值的,当然就需要多层次地多方位地开发和铸造。
1998年北京我们见面了,在他的办公室他抬起身给我倒了一杯茶,我们谈了很多,从兴凯湖荒岗头分手……到当下他经营的外贸公司。说话间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他把听筒递给了我,我接到的是武小英从美国回过来的电话,我当时激动万分,没有见到人,但我听到了她的声音——那个当年的五班副班长武小英的声音震动了我的耳鼓,声音是真切的,温暖的……
我的视线又回到了眼前,一个外贸公司的总裁亲自起身给我倒了一杯茶并且端到我的跟前,茶香沁人心扉。茶杯虽小,它滋润的是我心底的绿洲。我最为动容的,是绿洲后面对朋友的真诚、善意和信任。
几次接触之后,高总裁对我说,你回东北办关系去吧,办完了就过来……当时的状况是我拿着北京市公安局的《进京证》,并没有回黑龙江办档案关系,因为我爱人是湖北宜昌市下乡青年,是回宜昌还是回北京呢?一家人开始了艰难的抉择历程,最后决定——回京!一则高志忠外贸公司我工作有了着落,二来我的两个孩子在我进京之前公安五处就给他俩办回了北京,(适龄女青年要先期办理进京)。
当我拿着档案回到北京,从朋友那里得知高志忠的外贸公司遇到一些麻烦,最大的麻烦事是跟美国那边,因产品质量等一些问题打起了官司,动静还不小。我就决定不能再去打扰高志忠了,再真挚的朋友、再要好的战友,在人家遇到难处的时候,上门给人家为难,我不能那样做,用现在的话说,那不是我张贤信的性格。我决定不再去高志忠的公司,没几天我在北京实用技术学校高中部招聘成功,当了一名代课教师,从那以后我就没有去高志忠的公司哪儿。
98年冬天的一个午后,我二排六班的一个战友听说我全家回了北京,特意到我家来看我,酒桌上谈起了高志忠,他说志忠是多么聪慧多么有造就的一个人呀,想不到大学毕业竟去做了商人,……说这句话时眉宇间露出鄙夷神色。我打断了他的话说:“朋友您的这些理念已经陈腐整整半个世纪了,50年前我和高志忠兴凯湖一别,分别之际二人立志精英报国,五十年后他走上商企之路这也没什么不对的。民富则国强这个道理你都不懂吗?我不否认利润是商人的秘密,经商总是追求利润的,但这是光明正大的事,因为利润之中包含了经商者的风险辛劳与智慧。”
我的战友还想说什么,但张了张嘴没有说出来。我指着果盘说道:“今天家里的葡萄有点酸,你少吃一点也就是了。”
这篇短文就算是我送个高志忠我的曾经的致密战友——最诚挚的祝福吧!
2017年10月27日
作者简介
张贤信,1950年1月27日生,68年10月10日以前为北京兴凯湖农场小学、中学学生。68年10月10日黑龙江省生产建设43团工业三连战士,班长。77年3月14日43团二营十连教师。79年7月7日云山农场二中(教师,教务主任,校长)。85年6月20日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86年7月17日牡丹江教育学院管理系大专毕业。86年8月14日云山职业高中,中专副校长,校长,书记。93年10月25日牡管局直属水利大队(湖北闸)党委副书记。93年12月16日进驻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工程。98年8月28日返归北京(全家返归北京)至今。本人爱好文学,从年年轻时起,一直尝试创作笔耕不辍,犹爱散文、小说、剧本创作。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学英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是一种情怀
(0)

相关推荐

  • 揭秘多年痔疮治疗的好方法!不用手术也可以治痔疮!

    我叫刘蒙勇,今年35岁,退伍军人,现在自己经营一家小公司,日子还算可以,但自从得了痔疮,就没过一天舒心的日子,被痔疮折磨了多年,本来已经不抱希望,却没想到后来3个月就彻底治好了,到现在已经很久没犯了. ...

  • 癌症晚期76岁夫妻开房车流浪中国 21年走25万公里

    1996年,51岁的高志侠被确诊乳腺癌晚期.医生说:"最多还能活三年."高志侠的生命被下了最后通牒.手术.化疗.放疗,拖延时间的痛苦治疗,让高志侠"活得不像是个人&quo ...

  • 我在部队的那些日子(三)

    我当兵的那些日子 文/张学军 昨天一位老哥问我部队里可有军人打架的,我说肯定有,被军事法庭判刑的也有,开除军籍押送回家的也有.多数都是言语不合,小打小闹. 新兵连结束前一天几个军官来到我们新兵连,说是 ...

  • 尹利:元宵微信寄抗疫医生(外两首)

    文/尹 利 春到人间方半月, 人间抗疫数十天. 万人空巷宅家里, 众志成城守栅栏. 街市彩灯依旧红, 新年明月首回圆. 不知前线狼烟起, 微信隔空报顺安. 会 战  战斗是在元月二十三日打响的 202 ...

  • 战友

    之前跟弟弟相亲, 有一次我问他, 你谈过恋爱嘛,什么感受. 弟弟说, 没啥特别的感受, 也只是谈恋爱. 而且我要求比较低, 融洽.不要作来作去就好了. 我问, 什么是融洽呢, 什么是作来作去. 弟弟说 ...

  • 张贤信:10连砖排的婚礼

    [总第128101期] 10连砖排的婚礼 作者:张贤信 我叫张贤信--男,25岁,当年在43团工业营10连论年龄我不是最大的,但说起结婚我却是最早的.72年我母亲得了癌症,母亲人躺在床上心里惦记着儿子 ...

  • 张贤信:兴凯湖的浪花会唱歌

    [总第139103期] 兴凯湖的浪花会唱歌 作者:张贤信 公元一千九百九十六年四月三日,北京时间十四点二十五分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叶利钦总统代表两国政府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兴凯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

  • 张贤信:荒岗头——那片海

    [总第135801期] 荒岗头--那片海 作者:张贤信 兵马俑可以告诉你一个什么样的华夏,长城可以告诉你一个什么样中国,站在荒岗头可以告诉你一个什么样的兴凯湖. 兵马俑.长城说的是历史,说的是历史文化 ...

  • 张贤信:试议兵团语言艺术

    [总第134001期] 试议兵团语言艺术 作者:张贤信 有一种骄傲叫我是中国人,有一种感受我曾经是兵团战士,有一种记忆兴凯湖荒岗头那片海. 我爱那片海,我爱那片海边的人们,我尤爱海边人们的语言,他们的 ...

  • 张贤信:梦的纠结(纪实文学)

    [总第131903期] 梦的纠结 作者:张贤信 远在黑龙江的弟弟因为妈妈当初的一个"决定"整整纠结了七年,就是这个"决定"使得弟弟七年的时间里,没有给北京的妈妈 ...

  • 张贤信:对不起,刘洪祥

    [总第129103期] 对不起,刘洪祥 作者:张贤信 有些伤口时间久了就会慢慢愈合:有些委屈受过了想通了也就释然了:有些精神上的痛苦忍过了疼过了也就习惯了--然而一种内心的,剜却心头的思量却是时时刻刻 ...

  • 张贤信:张网历险记

    [总第126903期] 张网历险记 作者:张贤信 我在另一篇回忆录中写过了,74年兴凯湖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但那年春汛倒是来得特别早,而且特别地迅猛,凡是春讯来得早的年份兴凯湖的鱼就特别地多特别地厚.荒 ...

  • 张贤信:南进序曲

    [总第126301期] 南进序曲 --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迁建(征地拆迁第一村)第一人张月学 作者:张贤信 国人可能都看过华纯导演.苏凡编剧.李炎主演的电影<东进序曲>,剧情讲述的是1940 ...

  • 张贤信:冰凌花

    [总第125501期] 冰凌花 一个兵团战士对第二故乡兴凯湖的回忆  作者:张贤信 这里有坡缓水清.沙质细柔.风和日丽.景色秀美的夏天,有波平浪静似锦缎般的秋日,有波涛汹涌玉珠飞溅激浪排空的冬季,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