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为什么离开井冈山到瑞金去?

(0)

相关推荐

  • 《瑞金风云录》第一回 下井冈五战失利 进瑞金一战奠基

    瑞金风云录 (一) 朱家柏 刘 良 专家云: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 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换地.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军在以瑞金为 ...

  • 龙源口大捷

    湘赣边界的红色风暴,越刮越猛,令国民党反动派坐立不安.1928年6月中旬,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奉蒋介石之命,重振旗鼓,以第九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率九师三个团,加上惨败的杨如轩二十七师的两个团,共五团 ...

  • 历史上的今天,《井冈山的斗争》一文问世

    历史上的今天,<井冈山的斗争>一文问世 历史上的今天(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以中共红四军前委书记名义向中央写报告,即著名的<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此文是毛泽东在20世纪 ...

  • 【中国工农红军五次反“围剿”】横扫千军如卷席

    反"围剿"中的毛泽东(左)和他的警卫员 1930-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反击了蒋介石发动的五次大规模军事"围剿".1930年正当国民党新军阀在中原混战之际,中 ...

  • 奔赴井冈山

    ​ 井冈山,属于南岭的北支,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东起永新的拿山,西至湖南酃县的水口,北起江西宁冈的茅坪,南到江西遂川的黄坳,方圆275公里.论海拔高度,一般为1000-1500米.距茨坪12. ...

  • 世界史诗长征(一)

    "难不难,看看井冈山:苦不苦,想想两万五."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对于这段历史,大部分人的了解只停留于影视层面,老黄为 ...

  • 朱德功劳有多高

    秋收起义前,毛泽东在军队的生涯是在湘军当过半年的列兵,还没有参加过战斗.在军队中,对于战绩和资历是十分看中的,没有足够的经历和战绩就不能令人信服,就会有人不听招呼.卢德铭牺牲后,军队的主官余洒度.陈浩 ...

  • 【灵璧游记】那一年,这些灵璧人登上了井冈山

     红色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文/同龄人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习过<八角楼的灯光>和<朱德的扁担>等课文,就知道"朱毛"会师井冈山,建立起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的 ...

  • 铁纪如山

    铁纪如山 刘述涛 一 1927年的10月23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后的部队在国民党部队的前拦后堵之下,来到了遂川县的大汾镇.在安排好岗哨之后,这些又饥又饿的战士们只想着快点睡去,好忘记来自于肚子里饥饿 ...

  • 铁八团魏光汉——红色之旅(二):井冈山之行

    迎接八一建军节 红色之旅(二) --井冈山之行 铁八团魏光汉 我第一次上井冈山是在1977年春末夏初之时去的,由于时间短促,没有来得及细看.第二次则不然,把参观考察作为学习毛主席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所 ...

  • 开国上将李聚奎回忆录里的宁冈朱毛和彭德怀会师

    11月下旬,起义部队根据湖南省委的指示,向井冈山进发.这时,红五军已将原来的5个大队合编为3个纵队.其中,第二纵队由黄公略带领,在平浏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第一.第三纵队是红五军的主力,由彭德怀.滕代远率 ...

  • 从井冈山到瑞金:人民永远是党最坚实的保密屏障

    展现十送红军场景的油画<我们一定会回来> 作者:孙立新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 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 最后一个好儿郎送他上战场 这是一首战争年代广为传唱的民谣,唱出了纳鞋织衣.推车摇橹.送子 ...

  • 红四军的创建与发展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追根溯源,探寻人民军队定型的过程,就必须 ...

  • 八百矿工上井冈

    走入青山环绕的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就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宋乔生带领八百矿工走上井冈山,他高举右手,带领工友坚毅前行,画面栩栩如生. 画面体现了水口山工人的革命热血力量,正如<毛泽东选集> ...

  • ​朱德的扁担

    1928年的井冈山上,每一张表情都是欢天喜地的.毛泽东同志的双手和朱德同志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是两股革命力量抱成的团,一个代表着工人阶级,是锤头的化身:一个代表着农民阶级,是镰刀的化身.他们合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