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大运河非遗资源传承研究获省重大项目立项
相关推荐
-
李问水:不负运河文化“好地方”
日前,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正式揭牌.这是扬州践行嘱托开新局,主动扛起"让古运河重生"这一重大使命的具体行动,也是扬州近期先后整合市级优质文化资源和市级优质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产业.旅 ...
-
让非遗融入年轻人“朋友圈”
作者:蒋 波 连日来,笔者走访了江苏徐州.扬州.苏州等地,既被大运河沿线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震撼,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些非遗传承人对技艺后继无人的焦虑. 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织造技艺是理论 ...
-
打造运河文化特色区,“十四五”任城文化旅游工作知多少
打响"运河之都文化任城"品牌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加快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城市文明,提高市民 ...
-
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6月1日,北京市文物局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签署共建"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协议. 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的设立旨在利用中央科研单位在京的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借助首都文化资源和学术力量,整合发 ...
-
川渝将共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来源:四川日报2021-04-01 09:35 3月3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非遗保护共建合作工作座谈会在遂宁举行.会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签署<推动成渝 ...
-
说唱文艺研究与非遗保护传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10 05:46 作者:苗怀明,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2020年12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 ...
-
灵活分类决策神经环路机制研究获进展
5月5日,Neuron在线发表了题为<基于任务结构信息的灵活感知抉择神经环路机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 ...
-
自旋场效应晶体管研究获进展
晶体管的发明对无线电科学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使电子计算机发生了变革,人类由此进入信息时代.经过指数式迅猛发展,传统硅基CMOS技术已进入亚10纳米节点,接近其尺度和性能极限.未来信息科技.产业的核心电 ...
-
中国最大宫廷玉器“渎山大玉海”研究获多项新成果
2021-05-02 19:22 中国新闻网 渎山大玉海纹饰图.科学出版社 供图 中新网北京5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北京市北海公园内知名景点.俗称玉瓮的渎山大玉海,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一件古代宫 ...
-
小雪儿学做乳山手工大喜饼,争做非遗小小传承者
手工的乳山大媳妇饼绝对是大家记忆中的特色美食,更是人们结婚.生子走亲戚置办的礼品中最喜庆的"大饼使者". 小雪暑假读书活动作业有一项内容是争当"小小传承人",要 ...
-
《自然》:糖尿病研究获重大突破!德国科学家发现调控胰岛β细胞“自嗨”的关键分子,或能从源头缓解疾病丨...
如果以第一次治疗糖尿病患者作为时间点,那么2021年就是胰岛素诞生的第99年,百年前的天才灵感.恩恩怨怨,都已经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传奇故事. 不过凭借发现胰岛素的功绩获得诺贝尔奖的弗雷德里克·班廷,在接 ...
-
铁死亡联合多种治疗手段研究获新进展
癌症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由于其恶性程度高且预后差,极大地威胁人类健康,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常规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大多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进展.非凋亡相关的新型死亡方式的研究为癌症治 ...
-
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碳氮积累、稳定及其环境驱动的差异机制研究获进展等8则进展(国内土壤科研进展2021年...
导 读 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碳氮积累.稳定及其环境驱动的差异机制研究获进展等8则进展. 根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网站近期相关报道整理. 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碳氮积 ...
-
人工肌肉研究获新突破,未来可让仿生飞行器飞的更高、更远、更久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如何让智能材料性能更优异.结构更简单.生物相容性更好,国内外科研人员一直在开展着科研攻关. 1月31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长期从事智能材料结构力学及应用研究的哈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