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鲁迅会是伟人?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要给孩子读历史?很多家长知道得太晚了……

    很多父母都会问,给孩子读什么故事最好? 先告诉你答案--历史故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与童话故事相比,历史故事是真实的故事,它就像连续剧一样,是连续不断的.能伴随我们一生的故事.历史故事可以很长久,也 ...

  • 走读上海——回顾、总结与反思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走读上海" --回顾.总结与反思 阅读改变人生的宽度与厚度:写作让我们探索自我构建记忆:走读让我们触摸历史与文化. 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也是百年来中国历史变革 ...

  • 我见过他的背影

    晴窗思语之   --我见过他的背影 新年莅临,再一次读鲁迅的散文集.鲁迅的背影离当代目眩神迷的网络信息社会愈来愈远,甚至已从中学课本里剥出.但我却从没像现在那样纪念他. 他是战士,无畏的战士. 他是英 ...

  • 想知道你和伟人的差距?看这本书就够了。

    土木小生:土木工程专业硕士,一个喜欢跑步阅读和写作的小胖子. 当决定命运的时刻降临, 犹豫就会败北. 1.这本书讲了什么 书中内容非常简单,就是14个历史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 但从整个世界历史来讲,这 ...

  • 读书日,想念几位淮安的文化老人

    ↗点击上方"花漾淮安"关注我们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淮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名城& ...

  • 说南说北

    说南说北 文/丁辉 上海人是不是如传说的那样看不起我们苏北人,我不得而知:但苏北人看不起上海人,我却自小就耳濡目染.我们苏北那块儿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已经能记事的时候,夫妻两口子睡觉不睡一头,北方话 ...

  • 自省篇 壹

    题图源自看完VA博物馆弗里达展览的我(2018-11-12 12:11) (作为非专业人士很难评价弗里达的艺术成就,但作为观看者,她的存在至少让我看到了一种女性意识在艺术领域上的觉醒.与其去成为别人的 ...

  • 伟人题写的“鲁迅先生之墓”真惊艳,虽少了些奔放,但是更加稳重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甜爱支路280号鲁迅墓,不仅是上海主要历史文化纪念性公园和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而且还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墓也是在其逝世20年后迁墓而来的,当时中央拨款20万元,专门修建了 ...

  • 一代伟人鲁迅的书法,笔笔别出心裁。

    鲁迅,这个名字大家绝对不会陌生,原名周树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伟人题写“鲁迅先生之墓”真惊艳,虽少了些奔放,但是更加稳重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甜爱支路280号鲁迅墓,不仅是上海主要历史文化纪念性公园和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而且还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墓也是在其逝世20年后迁墓而来的,当时中央拨款20万元,专门修建了 ...

  • 中国有5000年历史,英雄豪杰辈出,鲁迅先生认为只有4个英雄

    信息零距离关注2021-04-16 22:51大图模式在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豪杰层出不穷,有的英雄很成功,而有的英雄却很悲壮.而我国近代的大文豪鲁迅先生,一位杰出的文学巨匠.他对中国社 ...

  • 和猪搏斗,做弹弓弹别人屁股,跟儿子抢零食……这个人是鲁迅!

    说到鲁迅,崽们可能会想来一句: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自己愤世嫉俗就算了,还写下那么多"考试必考"的名言文段,逼得宝宝们个个在他"背诵全文"的阴影下"苟 ...

  • 没见过却斗了半辈子,郭沫若在鲁迅去世后多次点评他,无一句说错

    鲁迅和郭沫若,当年为何会看对方不顺眼?这是笔者至今没想明白的事.毕竟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面. 有人说,是因为"一山难容二虎".但在笔者看来,除了考古学鲁迅先生涉猎的没有郭沫若多之外 ...

  • 读懂鲁迅这10句话,你就读懂了人生

    推么推文化传媒 理智与情感,有爱有温暖 13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文字丨婴宁 文章首发丨推么推 年少时,不懂鲁迅先生,只觉得他的文章晦涩难懂. 然而,走进社会多年后,历经人情沉浮.人世颠簸,终于开始 ...

  • 盘点鲁迅先生最有道理的20句话,总有一些东西是不随岁月褪色的

    哈喽,终于等到您,还好我没放弃!您终于来了!这里有您最想知道的!这里有您最想不到的!这里有您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的!总之,您来对地方了~那么下面就让我带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1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 ...

  • 鲁迅看不惯她,张爱玲讽刺她,林徽因挖苦她,为何他们都讨厌冰心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民国是一段特殊的时期,在这种血与火的烙印下,各文化间不断冲突,也不断进步,逐渐形成一种&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