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七为“人日”,谨记这2个习俗,2021好运一整年

这打正月开始以来,每天是这不能用那不能用,吃饭还有着特别的讲究。好不容易过了正月十五,这下可以松口气了吧,没想到老百姓还流传有“不出正月全是年”的说法。就过个年,容易吗,太难了……

今天是正月二十七,这一天被称为“人日”,在上古时期就有流传。既然能保存到今天,那就是有它存在的原因。当然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有的也称之为“庆生日”。不管怎么说,有2个习俗是一定不能少的。

什么是“人日”?

其实被称为“人日”的一共有三天,分别是正月初七、正月十七、正月二十七。相传女娲在初一到初六分别创造了鸡、狗、猪、羊、牛、马六畜,在初七的时候才创造了人类。为了区分各个年龄段的人,初七被定为小孩的节日,十七为中年人,二十七是老年人。

不过后来随着时代的演变,这三天都被认为是人类的日子。因为每天的习俗都是一样的,多参加几次这样的传统活动,获得仪式感的同时还讨得了好兆头,谁又不愿意呢?那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手擀面

既然是人的日子,少不了的一个东西就是“面”。就像平时过生日一样,在当天也会吃上一碗所谓的“长寿面”。不过品史君在这里强调一点,平时的面可以买现成的自己煮,但今天一定要亲手进行一次“手擀面”。因为在品史君看来,“仪式感”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嘛……

同时,在面里要放上芹、葱、蒜,因为在老百姓的眼里,这些蔬菜全部都是聪明的象征。小孩在这一天吃了面之后,绊住成长的双腿,不让他长大;中年人吃了面寓意绊住岁月的双腿,不让自己变老;老年人吃了面绊住生命的双腿,让自己变得长寿。

登高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从唐代开始,这一天也被命名为“登高望远日”。皇帝带上朝廷的大臣吟诗作赋,还有民间的一些诗人。皇上一时高兴,自己的命运或许也会就此发生变化。

时代的发展让这一天也被流传下来,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在登高时还讲究头戴“人胜”,或者交换佩戴,这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北方地区讲究贴到屏风或窗户上,以此来盼得好运的眷顾。

品史君说

对于这些传统文化,品史君也始终强调一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我们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去继承;对于社会发展充满负面影响的,我们自然也需要摒弃。如此吉祥的兆头,谁不愿意成为被眷顾的一者呢?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