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所欲为:意临是学印过程重要的一步
相关推荐
-
几百年来,我们是不是把汉印学错了?
文/徐榴堂 [作者提示]一家之言,不喜勿入. 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谓用其正也.印如宗汉,则不失其正也,而又何体制之不得哉?--明·甘旸·<印正附说> 印章以汉刻为极则--清·潘耒·< ...
-
荐谱 ll《乾堂藏古封泥辑存》原拓两册本
焦新帅编订,2020年10月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出品.可斋跋曰:右乾堂所藏封泥皆近年新蔡臨菑靈寶平輿及西安新出者乾堂藏古賴印人獨具之眼力於人棄我取之間偶得珍品又以人未及而我先至之謹勤時有探驪得珠之獲故其 ...
-
冰石所见古印封泥
打开美篇查看全文
-
古玺印封泥展
古玺印封泥展
-
细读《篆刻学》:如何选择性地临摹古印
接着读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读章法部分的"临古"部分,这是邓散木先生所谓的第一种章法分类. (临古章节) 学篆刻必须临印,尤其以临摹古印最为重要.但邓先生的话也有道理 ...
-
“维”所欲为:处厚
第 9 期 少则得 △"处厚"原石印面 (2.5x2.5cm) 创作心得:"处厚"二字出于老子<道德经>.原文为"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
-
“维”所欲为:千秋万岁
第 10 期 千秋万岁 △"千秋万岁"原石印面 (3.9x3.9cm) △"千秋万岁"原石边款 创作心得:继邓石如.吴让之人"以书入印"的观 ...
-
“维”所欲为:少则得
第 8 期 少则得 △"少则得"原石印面 (2.5x2.5cm) △"少则得"原石边款 创作心得:"少则得"语出<道德经>,原句 ...
-
【望安山文学】沈学印||春风化雨说文化(随笔)
春风化雨说文化 作者:沈学印 主编:非 鱼 文化,是财富.是精神财富.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是社会的投影,是时代的积淀,是历史的精髓. 文化, ...
-
综述|欲了解代谢组学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此文足矣!
本文由George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在人的一生中,心脏跳动约25~40亿次.然而,尽管心脏一天水解掉它质量20倍的ATP,确只储存了跳动所刚好足够的能量.心脏 ...
-
专访丨国内首款液滴微流控单细胞测序仪即将落地,这家初创欲打造多组学测序平台
用 "拨云见日" 形容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优势一点也不为过,在此之前,传统的高通量测序得到的都是多个细胞的平均数据. 自 2009 年面世以来,10 余年的发展让单细胞测序技术炙手可热 ...
-
“维”所欲为:强其骨
第 7 期 强其骨 △"强其骨"原石印面 (3.0x3.0cm) △"强其骨"原石边款 创作心得:学印以来,一直服膺吴昌硕,其化古为我的魄力实在令人佩服.今之学 ...
-
【散文】沈学印/天增岁月家增书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天增岁月家增书 沈学印 西方有位学者说:"书,是最美的家具." 我想,说它最美,是说书是书房中的灵魂,是"书斋文化"和"家 ...
-
【散文】沈学印/珠海印象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珠 海 印 象 沈学印 在珠海,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珠海渔女塑像处.她是这个海滨城市的一个最具典型特征的地标之一. 在这里,尽可以站在礁石上或靠在码头处面向大海远远地眺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