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积累:文学上并称“风骚”的是?

1

鸳鸯蝴蝶派文学的主要刊物是( )

2

“理论上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树常青。”出自于( )

3

我国最早的女诗人是( )

4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康桥”指的是什么地方?

5

文学上并称“风骚”的是( )

答案:1、《礼拜六》;2、德国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士德》;3、许穆夫人;4、剑桥大学;5、国风和离骚

6

专利说明书属于( )

7

公文与其他任何文献形式相比,具有无法替代的功能是( )

8

公文标题一般由( )构成。

9

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

10

证据证明的对象是( )

答案:6、一次文献;7、权威性;8、发文机关、事由、文种;9、公文发布的时间;10、案件事实。

11

三皇是指什么( )

12

古琴有几根弦( )

13

华夏民族是在哪诞生的( )

14

“和平鸽”的形象由谁所创( )

15

在俄罗斯一共有多少种语言呢( )

答案:11、天、地、人;12、7根;13、黄河流域;14、毕加索;15、122。

16

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

17

古代“子时”指的是( )

18

三纲五常中“五常”指的是( )

19

被称为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第一部著作是( )

20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答案:16、癸卯学制;17、晚上11点—凌晨1点;18、仁、义、礼、智、信;19、《海国图志》;20、废科举,兴学校。

真题重现

( 单选题 )旧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名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龙抬头”,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告诉我们(  )。

A. 龙抬头的历史记载

B. 龙抬头的祭祀活动

C. 龙抬头的来历

D. 龙抬头的节令

真题解析

【考点】主旨概括。

【答案】:C。A项貌似合理,但《帝京景物略》不是正式的历史典籍;B项不是主要目的,文中并未以祭祀活动为主要内容;C项概括全面,原文围绕“龙抬头”称号做文章,指出了两个起因,一是祈望下雨,二是祈望镇住毒虫。D项“节令”是指节气的气候和物候(即自然界的变化),而文中说的是人们为什么要给二月初二起“龙抬头”这个称号。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涨知识

龙抬头  臧月(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二月二,传说是尧王的诞辰。在南方,如客家地区等,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同时,北方地区在节日期间也有吃猪头肉、理发(剪“龙头”)的习俗。

剃龙头,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