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富贵 | 商都县地域习俗简语四则

商都地域习俗之一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商都地域,有一种野生小动物,属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较常见的毛色有白沙色和赤红色。毛皮可做衣帽。其皮毛最佳优质季节是“数九天”捕杀为上品。它的皮毛经过“毛毛匠”精心鞣制,做出来的手工产品,是那个年代娶媳妇儿必备的结婚典礼之物。赤红毛色最为喜人、美观。它就是那个年代最时髦的━━红狐皮帽。

商都地域习俗之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商都地域,普遍有养绵羊的习俗。那时养羊一年四季,只下一茬小羊羔,并且是腊月和正月是产羔旺季。

在数九寒天,有时夜间管理不好,刚下的小羊羔被冻死;也有的因母羊无奶,刚下没几天就饿死。像这些死羊羔将皮完整地剥下来,到了夏天,经过“毛毛匠”的精心鞣制,其毛色白如雪,不足三公分长的花纹状的穗穗毛,柔松而绵软。用它做出来的上衣,外表再配有护面布料以及紫色栽绒大领。这就是那个年代娶媳妇儿必备的结婚典礼之物。━━羔皮筒子。

商都地域习俗之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商都地域大量饲养牛、马、骡、驴以及绵羊。每到春夏之交,各种大小畜开始退旧长新毛。村民们把牛毛和羊羔毛收集起来,也有向他人以及牛、羊倌购买的。

经过“毛毛匠”多道工序的精心制作,做成两块长五尺半、宽四尺半的牛毛以及羊羔毛快状生活用品。这就是那个年代娶媳妇儿结婚典礼必备之物━━满炕大毡(也称对毡)。

商都地域习俗之四

上世纪七十年代,商都地域最时髦、最难购买的三件生活商品,因市场货源供不应求,国家实施计划经济,凭供应指标才能购买到,这三件生活商品,也是娶媳妇儿结婚典礼的必备之物━━人称“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

投稿微信:nmrwsd

牛富贵

【作者简介】牛富贵,原商都县供销系统职工,现已退休。初、高中就读于十八顷中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