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卷下·十三覃3

十三覃3

中对外,北对南,贝母对宜男。移山对浚井,谏苦对言甘。千取百,二为三,魏尚对周堪。海门翻夕浪,山市拥晴岚。新缔直投公子纻,旧交犹脱馆人骖。文达淹通,已咏冰兮寒过水;永和博雅,可知青者胜于蓝。

(一)注意这几个字的发音:

浚[jùn]  岚[lán] 缔[dì]  骖[cān]

(二)八个韵字:

南  男  甘  三 堪  岚  骖  蓝

(三)平仄声:

中对外,北对南,贝母对宜男。

平对仄,仄对平   仄仄对平平

移山对浚井,谏苦对言甘。

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千取百,二为三,魏尚对周堪。

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对平平

海门翻夕浪,山市拥晴岚。

仄平平入仄,平仄仄平平

新缔直投公子纻,旧交犹脱馆人骖。

平仄入平平仄仄,仄平平入仄平平

文达淹通,已咏冰兮寒过水;

平入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永和博雅,可知青者胜于蓝。

仄平入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中对外,北对南,贝母1对宜男2。移山3对浚井4,谏苦对言甘。千取百5,二为三6,魏尚7对周堪8。海门9翻夕浪,山市10拥晴岚11。新缔直投公子纻12,旧交犹脱馆人骖13。文达淹通,已咏冰兮寒过水14;永和博雅,可知青者胜于蓝15。

注释

[1]贝母:药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产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2]宜男:(1)旧时祝颂妇人多子之辞。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韦庶人妹以豹头枕辟邪,白泽枕辟魅,熊枕宜男。”(2)谓多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神宗此时前星未耀,正急的是生子一事。见说拾得一个孩子,也道是宜男之祥。”清昭槤《啸亭杂录·满洲跳神仪》:“其巫用铜铃繫腰以跳舞之,以铃坠为宜男之兆焉。”(3)指宜男草。三国魏曹植《宜男花颂》:“草号宜男,既曄且贞。”《齐民要术·鹿葱》引晋周处《风土记》:“宜男,草也,高六尺,花如莲。怀姙人带佩,必生男。”元吴弘道《青杏子·闺情》套曲:“绿树成阴和烟暗,近香街羞对宜男。”明李东阳《馈萱邃庵太宰侑以一诗》:“雨后宜男色更深,采来新自玉堂阴。”

[3]移山:移动山岳。典出《列子·汤问》所载北山愚公举家移太行、王屋二山的寓言。后多以比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干到底的顽强决心或称颂有志者事竟成的坚毅精神。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岂寃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旧唐书·哀帝纪》:“壬寅,敕:'前太中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赐紫金鱼袋司空图俊造登科,朱紫升籍,既养高以傲代,类移山而钓名。’”

[4]浚(音俊)井:挖井。浚:疏通,挖掘。

[5]千取百:《孟子.梁惠王上》:“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本家”。“千乘之中已取百乘,还弒君,是先利而后义。”

[6]二为三:《庄子.齐物论》:“一与一为二,二与一为三。”

[7]魏尚:汉兴平人,曾为云中守。

[8]周堪:字少卿,曾讲经于石渠阁。

[9]海门:《广兴记》海门山在台州府城,东南枕海。

[10]山市:潇湘八景内有山市晴岚一景,在湘潭昭山之上。

[11]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唐郑谷《华山》诗:“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宋周邦彦《渡江云》词:“晴岚低楚甸,暖回鴈翼,阵势起平沙。”明刘基《郁离子·玄豹》:“暖霭晴岚,山蒸泽烘,结为祥云。”

[12]新缔直投公子纻:春秋时子札往见郑执政子产有如旧识,便赠子产缟带,子产回赠纻麻之衣。

[13]旧交犹脱馆人骖:孔子到卫国时,遇到过去所住馆所的人有丧事,就让子贡脱骖助葬。骖:拉车外套之马。

[14]文达淹通,已叹冰兮寒过水:《唐书》载:盖文达从师于刘焯,后来文达淹通经史,远胜于刘焯,曾有人说:“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15]永和博雅,可知青者胜于蓝:《北史.李谧传》:谧初师孔璠,数年后,璠还就谧请业;同门生为之语曰:“清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