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什么弃官华州
相关推荐
-
“诗城”的必然与偶然
原来只听说过瞿塘峡.白帝城,却不太熟悉它的所在地奉节.半年前来到奉节工作,却听到一个更不熟悉的名号--"中华诗城".一个位于渝东北的县城,何来这么大的名号?也许是新同事看出了我的疑 ...
-
杜甫诗解读(758-759)目录
时间 乾元元年(758). 乾元二年(759)上半年.(乾元二年下半年的诗作另专设子目录.) 二.杜甫行踪 长安---华州----洛阳----华州 至德三年(758)二月改元为乾元. 乾元元年(758 ...
-
周兴陆│杜甫诗论的诗学史定位
编著按:原文刊载于<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总第85期. 周兴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气魄和豪迈张扬的情怀与大唐国运一样,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而急转直下,逐渐消寂 ...
-
杜甫别有风神的一首咏梅诗,誉为古今咏梅第一,末二句成千古名句
中国人对梅花情有独钟,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咏梅诗精品不下数十首,千古名句更是层出不穷,比如我们熟悉的,"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
杜甫的弃官
@姬永锋的投资观察:唐朝的一些诗人选择弃官,过起隐居生活,基本都有雄厚的家产和庄园别墅做后盾.杜甫没有这样的资产.他的弃官,便注定了是一个痛苦的决定,并且,这种痛苦将持续影响他和他的家人. 史书记载杜 ...
-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7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7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宋文苑王逢,字会之,太平州当涂人。其四世祖居岩,仕唐为骁卫长史,遭乱弃官,归居青山。
王逢,字会之,太平州当涂人.其四世祖居岩,仕唐为骁卫长史,遭乱弃官,归居青山.杨行密据淮南,使人以兵迫起之.居岩散遣其家人,而以一身归行密,授以湖州别驾,不遣.一日,行密大会,失居岩,亟使人掩其家, ...
-
旧唐书文苑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通,隋蜀郡司户书佐。大业末,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兄勔、勮,才藻相类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通,隋蜀郡司户书佐.大业末,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依<春秋>体例,自获麟后,历秦.汉至于后魏,著纪年之书,谓之<元经>.又依<孔子家语&g ...
-
游春亭论英烈——杜甫在华州的传说
邮箱:3125136050@qq.com 游春亭论英烈 作者 杨步奇 中唐时期,在郑县(今华州区)西溪游春亭的东南林园深处,有座竹林寺,亭子的东北有个水月庵.多年来的战乱灾荒,寺庵的香烟也就不太旺盛了 ...
-
华州杏林镇:史话西溪老官台
邮箱:3125136050@qq.com 史话西溪老官台 作者 杨国超 宋朝峰 在华州众多的古村落中,位于杏林镇西北一隅的老官台村历史最为悠久,文化底蕴也最浓郁. 老官台村远景 刘焕民摄 老官台又 ...
-
华州杏林镇:老官台村名来历的三种说法
邮箱:3125136050@qq.com 老官台村名来历的三种说法 作者 杨国超 宋朝峰 在华州众多的古村落中,最为知名的要数杏林镇西北一隅的老官台村.老官台又称"老观台",位于古 ...
-
华州老官台的竹马戏
邮箱:3125136050@qq.com 老官台的竹马戏 作者 杨国超 迷胡又称曲子.竹马.华县与华阴是这一剧种的主要分布地区,故又称二华曲子.据<华县志>记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
-
华州杏林镇:老官台城堡的古景风情
邮箱:3125136050@qq.com 可爱的家乡 作者 杨国超 我的家乡在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老官台村,位于华州老城西约七里地.它建在一个高台上,是一个东西宽百米,南北长一百六十米的长方体村庄.远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