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唐习律103|唐朝第一诗僧齐己,关于一字师,有三个不同的故事
相关推荐
-
李升华七律诗 致友人
致友人 小己贫心每自知,并无长技可矜持. 常羞忝对三条烛,岂敢充为一字师. 懒散曾任前世困,辛勤始改半生痴. 缘何不问寒微史,只羡功成名就时? [注释]读唐李商隐<流莺>诗,依韵而咏别事. ...
-
古典诗词学习与创作(六)
-- 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五言律诗四种格式 (一)首句仄起不押韵 1 仄仄/平平/仄 2 平平/仄仄/平 ◎ 3 平平/平仄/仄 4 仄仄/仄平/平◎ 5 仄仄/平平/仄 ...
-
成语故事04:一字之师
成语故事 yī zì zhī shī 一 字 之 师 [成语]:一字之师 yī zì zhī shī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 ...
-
观唐习律91|韦庄诗中,为什么篇篇有夕阳?
前言 晚唐时期,出现了两位填词高手.其中韦庄是第一位宰相词人,与他和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因此被人并称为温韦. 他还曾经因为一首诗,被人称为秦妇吟秀才.他的诗中特别喜欢使用 ...
-
观唐习律59|贾岛弟弟,诗僧无可上人,为何作诗没有钵盂气?
前言 贾岛曾经写过一首五绝,诗云: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 哪两句诗这么难得呢?竟然令大诗人贾岛费尽心力. 这两句诗出自贾岛的<送无可上人>,而这个无可上人不是外 ...
-
观唐习律93|唐才子传,唐朝只有唐彦谦一个人,学习杜甫作诗
前言 苏门学士陈师道说,唐朝人很少学杜甫作诗,<后山诗话>: 唐人不学杜诗,唯唐彦谦与今黄亚夫庶.谢师厚景初学之. 黄亚夫庶,指黄庭坚的父亲黄庶(字亚夫).谢景初,字狮厚,是梅尧臣的外甥. ...
-
观唐习律74|李频殁而为神,曾千里献诗姚合,被招为乘龙快婿
前言 今天介绍的李频,也有些有趣的故事.他年轻时曾经向方干学诗,不过李频进士及第,而老师却名落孙山. 李频千里奔波,向武功体诗人姚合献诗,姚合非常赏识李频,直接把女儿嫁给了他. 李频去世以后,被祭祀为 ...
-
观唐习律70|唐宣宗李忱艰难上位之路,熬过1个哥哥和3个侄子皇帝(该文内有唐宣宗李忱《百丈山》《南安夕阳山真寂寺题诗》、和黄檗禅师题瀑布诗、《吊白居易》)
前言 白居易去世以后,有人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吊白居易>.这首诗成为悼念白居易最有名的作品,世人提到白居易的时候,也常常引用这首诗并为诗人骄傲. 因为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当朝的皇帝. 而这位皇 ...
-
观唐习律82|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张乔诗记录大唐最后的风光
前言 张乔,晚唐诗人,具体生卒年不详. 张乔的代表作是一首五言律诗<书边事>,这首诗反映了晚唐时期,唐朝军民少有的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 一.张乔其人 晚唐咸通时期,东南多才子,张乔与许棠. ...
-
观唐习律68|什么是丁卯句法?许浑很奇怪,作诗只作格律诗
前言 许浑很奇怪,他传世的500左右诗歌,统统是格律诗(近体诗). 对于他的作品,后人颇有些争议.贬低者如明朝杨慎:"唐诗至许浑,浅陋极矣,而俗喜传之".又如清朝王夫之:" ...
-
观唐习律88|佳句多多的罗隐,科举竟然十上不第,诗以讥刺为主
前言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横,字昭谏,世称罗给事,杭州新城(今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 一.十上不第 罗隐诗文为世人所推崇 ...
-
观唐习律90|于武陵诗中的两棵树,比兴之法有不同
前言 于武陵,晚唐诗人,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八记载: 武陵,名邺,以字行,杜曲人也.大中时,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避地嘿嘿,语不及荣贵,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