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童年——少年宫老师镜头下的70年代苏州儿童
相关推荐
-
80年代中国最真实老照片:看过的人都哭了,看懂的人都老了!
80年代的学生中午都是自己带午饭,吃完饭自己把碗洗出来.穿着很朴素,但独立的动手能力很强,很多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 这是中学上体育课,没有现代化的健身器材,只有一张排球网.女同学们互相追逐跑动,锻炼身 ...
-
一个“老苏州”拍下了1976-1986年的苏州,每一帧都是一幅画
1976年到1986年间,苏州沧浪区少年宫的一位"斜杠青年"开始了他的"不务正业",用一台相机记录下了这十年的苏州,其中大多数照片是当时在沧浪区少年宫的孩子们. ...
-
我与景山“少年宫”的二三事
照片来自网络 在老师身边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 景山公园寿皇殿终于对外开放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周总理,彭真市长的亲自关怀和组织下,组建了北京市少年宫并搬入了景山公园寿皇大殿院内,六十年 ...
-
【照片】南开区东马路少年宫
【照片】南开区东马路少年宫
-
艺海星韵 • 美刊(第22期)│ 展出老照片,寻找到许多照片中“小朋友”
< 二泉映月听松涛 >文艺掌上微刊 <艺海星韵·美刊>办刊宗旨 传播真善美 弘扬正能量 编辑部 刊 名:<艺海星韵·美刊> 主 ...
-
程相莉||【散文】一张泛黄的照片
一张泛黄的照片 文/程相莉 随着七月步履轻盈的缓缓而来,暑假也如期而至. 从学校接孩子回来,刚到家,她就兴冲冲地拿出跟几个同学的合影让我看,还说:"妈,你 ...
-
我与红领巾
--带着红领巾工作的小故事任华龙新中国成长的每位孩子,必然有带着红领巾的经历,热爱自己少年先锋队组织!我生于旧上海,长在红旗下,我与现在孩子一样,少年时期也带着红领巾,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争做共产主义接 ...
-
50年代老年画二幅:《报喜》金色秋天,物...
50年代老年画二幅:<报喜> 金色秋天,物阜民丰.收获硕果,一路欢歌. 作者:徐德润(1937--)
-
老照片:镜头下的70年代中国农村,和你想的有点不一样
奥森网络益谦关注2021-09-25 14:32上世纪70年代,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接下来,让我们跟着老照片,一起看看那个时期的中国农村是什么样的景象. 一起下地干活的乡亲们 当时的一处宣传标语 ...
-
日本摄影师镜头下的80年代中国儿童
第286期 本期作者:培疯整理 世界太芜杂,我帮你整理 培疯按:今天带病推送,还好这期清单很治愈,自带除病功效.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在上个世纪记述了80年代昆明.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中国各地儿童的日常生 ...
-
【每天老照片】-1万-485-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80年代中国 那些熟悉的画面
1986年,四川成都某中药店,一位年轻的女营业员. 1984年,北京故宫,来此参观的一对父女. 1984年,北京天坛的游客. 1984年,西安街头,带孙子的老爷爷.那个娃娃车,是不是感觉好熟悉? 19 ...
-
日本人镜头下五十年代的广州 街道边的店铺插满了五星红旗
1957年11月6日,日本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岛健藏与妻子及越寿雄三人从东京羽田机场出发,经香港开始了对中国大陆的短暂访问.(香港岛) 抵达香港后,中岛健藏三人进行了短暂的休整, ...
-
马格南大师镜头下70年代的中国
Bruno Barbey,法国摄影师,马格南社元老级人物,追随马格南图片社五十多年.不同于其它老派纪实摄影师,Bruno Barbey善用彩色,无论是生活纪实还是战地摄影,他都能很好地运用色彩去使画面 ...
-
镜头下70年代的天安门神圣而庄严,人们质朴且幸福
天安门位于北京市中心,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原名承天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清顺治八年改为天安门.门外有金水河,五座汉白玉石桥横跨河上.桥外东西各有华表一座.过去,封建帝王每逢重大庆典,在此举行& ...
-
银杏树下的金色童年(散文)
银杏树下的金色童年 作者:李萍萍 有人说,冬天,是从落叶开始的.当人们看到各种叶子纷纷向大地"投怀送抱"时,便会抬起头.原来,树上的叶子已经偷偷换了妆.当看到落叶满地时,我们才发现 ...
-
这位日本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童年,每一张都是故事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李叔同<忆儿时> 做眼保健操的时候偷偷睁眼睛:夏日午后大口地喝冰凉的橘子汽水:脸上涂上鲜艳的胭脂参加儿童节表演:放学后 ...
-
70年代美国人镜头下的中国校园:眼保健操很好奇 时代印记的舞蹈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拒绝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并对新中国实施了全面封锁和制裁.但进入60年代末以后,随着新中国两弹一星的相继成功,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美国地位相对下降,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