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民俗之——评书:远去的童年记忆
相关推荐
-
茶馆的兴起与近代四川的茶馆文化
江玉祥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四川省民俗学会会长 一 四川不僅是茶树的原生地之一,也是中国人工种植茶树和茶饮的发源地.据王褒<僮约>记载,西汉时期蜀中待客均要"烹茶& ...
-
老行当 ▏说书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说书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曲艺,其中的"说"是讲述的意思,而"书"指的是故事,因此说书就是靠讲述故事来谋生的手段.根据史书考证,说书起源于宋朝,后来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壮 ...
-
袁诗成 | 谈谈几个消失了的职业
行脚成都 347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 公园里的照相师,画像人,剪影人. 在过去,没有手机,数码照相机的年代.公园或名胜古迹风景区的照相业生意十分兴隆. 随便举个例子.到过北京的人.那个没得一张天 ...
-
王玥波:书馆——评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
十年的宣南书馆培养了我,培养了一批热爱评书的青年人,培养了一大批喜爱评书.尊重评书.懂评书.会听书的观众,培养了会开书馆的经营者.懂得评书规矩的继承者,也培养了评书人的信心和意念.只要努力,评书艺术必 ...
-
江南第一书码头的评弹艺术,魅力何在?
对于常熟古城里的人来说,外头的时间变化,似乎是没什么知觉的.常熟古城保存了旧有的空间格局,一座直上云天的南宋方塔,守护着这片被誉为年年常熟的宝地.巷内,人们三三两两喝茶,打牌.忽然有人一边手头做着事一 ...
-
宜昌边边(110)
△宜昌茶馆说书人 一一零.他想听你讲评书 快中午了,那个住在肖家巷口的说书先生简豹走进位于宜昌城南门外的尔雅茶馆的时候,一个茶馆伙计殷勤的给他拉开了一把竹tang椅的拖头(专供搁脚的支架),还笑着问了 ...
-
大师走后,评书何去?
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去世了,老先生千古.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一人一醒木,一嘴一天下,在宋代开始流行.以南宋为背景的<射雕英雄传>,便是以江湖老汉在牛家 ...
-
郭德纲单口是一绝,他如在以前天桥说书,有听完就跑的,郭生生嘴要得有多损人才不跑?
最近,我爱上了评书,郭德纲先生说的是长篇单口.郭先生说的到底是评书还是单口,就看乐不乐.其实,听着开心就蛮好的了.而今天,听世居南城等几位老先生聊聊"说书,评书"的一些事儿,真长见 ...
-
成都老民俗:消失的撮火人
成都冬天的气温虽然没有北方低,但因为湿度比较大,冷起来也够呛.用惯了暖气或火炕之类的北方人,到成都来冷得惊叫唤的也不在少数,以至于近几年,"成都要不要安暖气"之类原本从来不成其为问 ...
-
成都老民俗:锦江早行拉水人
去年底,受许永强先生之邀请,为<晚霞>杂志开一个新专栏,用画与文的形式,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回忆一些曾经流行但又消失的成都老民俗场景.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学习机会,于是硬着头皮开 ...
-
收藏 | 一位成都老饕的50年私藏美食清单
很多人都有这个烦恼:只想好好吃个饭,可满城都是网红店.成都美食的精髓是什么? 是那些打不起广告,也没精力宣传的苍蝇馆子. 他们凭借巴适的味道,从一众网红店里突围了出来.这些店你可能听都没听说过,有些甚 ...
-
东北有个老民俗叫枕头顶刺绣,他曾是考新媳妇的手段,如今已不见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因此也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地区有一种独特的民俗刺绣,还能考验东北女子是否心灵手巧,但是很可惜这种刺绣民俗如今已经难得一见了.究竟 ...
-
说说天津老民俗老传统(一),还有多少值得保留?
说说天津老民俗老传统(一),还有多少值得保留?
-
说说天津老民俗老传统(二)之美食
说说天津老民俗老传统(二)之美食
-
说说天津老民俗老传统(三)之结婚,回望八十年代平房里的婚礼
说说天津老民俗老传统(三)之结婚,回望八十年代平房里的婚礼
-
说说天津老民俗老传统(五)之信仰,旧时代人民的精神寄托
说说天津老民俗老传统(五)之信仰,旧时代人民的精神寄托
-
说说天津老民俗(六)之吆喝声,带您听听五十年来的叫卖声
说说天津老民俗(六)之吆喝声,带您听听五十年来的叫卖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