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氏故事——画儿哩赢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平氏古镇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但吸引着方圆十几公里范围村民交流物资的需求,而且还承担着连接河南与湖北的交通,因此,每逢赶集日,南来北往的都会汇聚在此。有南山卖柴火的,也有把自己家里的收成拿到集市上换取其他所需的;有牵着自己家里饲养的家畜到集市的,也有想为自己家庭添一两个小物件的;有想到集市上买瓶雪花膏的妙龄少女,也有想给自己家孩子扯上二尺布料的家庭主妇。总之,那时的逢集是异常热闹的。

平氏街分东南西北四条街道,东街以前有一个牲口行市,赶集日,有牵驴的,有牵着牛的,也有用车拉着猪的,还有赶了一群羊的,总之卖什么家畜的都有。人们在这里交易,然后再换取自己生活所需。
应该说南街是最热闹的,南街也应该是最长的,老人总说三里长街,就是指从南头到北头有三里长路,而南街就占了三分之二吧!那时候,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穿过南街,逢集日里,街上人流熙熙,有时甚至走路都很难。不太宽的街道两旁卖什么的都有,除了瓜果蔬菜,还有外乡走江湖的。那时年幼,唯独对卖老鼠药的和卖针的感兴趣,对这两样感兴趣的原因是这两人都特能说,编的俏皮话一套一套的,朗朗上口。比如卖老鼠药的吆喝:老鼠牙,赛钢枪,咬烂柜子咬烂箱,咬烂的凉花衣裳,买包老鼠药回家给老鼠捎个包... ...(这里边的“的凉”是“的确凉”,是那时挺时髦的一种布料;捎包是平氏土话,平氏人都懂的,原意指大人回家给孩子带点零食类吃的。)既诙谐幽默,又押韵好记。卖针的那位师傅,更厉害,左手持一块儿桐木板,右手随手捻起一把银针,撒向桐木板,银针根根扎在木板上。最让我痴迷的是他的吆喝:诸如形容他卖针厉害,他说裤裆里着火——烧毛,比如他形容他不计成本类似现在赠送的基础上再赠送,就会说屁眼里夹斧头——破上了... ...总之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也有下里巴人的庸俗。坦率地说,应该是下里巴人的庸俗迎合了当时青少年成长时期苛尔蒙分泌太多的旺盛精力。我总是乐此不倦的一遍遍听,然后在回去的路上边走边学,以至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记忆犹新,念念不忘,这应该拜托当年的“好学”。
平氏街的繁华,同时也带动了一些黑色产业,比如“割包”和“画儿哩赢”。
割包顾名思义就是把别人的包割破,这个容易理解。那时,平氏街有很多人从事这个行业,大部分都是一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一般针对外地人下手。我那时虽然年幼,但是已懂事,从大人的言行中已知道某某人是干这一行的。有次,有一个南山的家里的牛死了,俩夫妇就把死牛煮熟了用架子车拉到街上卖,走到南头老家的磨房门口,邻居有人要买,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卖的价钱是五毛钱一斤,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我们家连五毛钱也拿不出,只能眼睁睁看着邻居买上拿回家,晚上看他们家喝着香喷喷的牛肉面片,而自己干咽唾沫。有一个街坊邻居,他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借和那个收钱的妇女撞了个满怀的机会,伸出两根手指头从那妇女胸前的钱包里夹出了一张一元的钞票。那是我亲眼目睹的,我知道旁边的邻居也都看到了。
至于在街上逢集日,割包的更是成群,这些人三三两两一伙儿,有人打掩护,有人故意遮挡,就算被人发现,他们也会以人多势众吓唬甚至殴打被偷者。经常就有卖牛的卖驴的卖猪的回到家发现口袋已被划破,钱财已空,捶足顿胸哭天嚎地的。所以有一段时间,外地人到平氏街赶集都约伴相跟,就这样还提心吊胆的。这也因此催生了八十年代的公安部门的“严打”,还有那个非常有名家喻户晓的电影《少年犯》,以及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歌《心声》,这首歌在我上小学时老师还专门教我们。
画儿哩赢,是拿三张扑克或者三面小镜子,其中有一面小镜子在镜面贴上一张小人画什么的,便于和另外两面小镜子区分。扑克牌是其中一张是画儿的,其余两张是不带画儿的(通常一张K,两张A)。不管是扑克牌也好小镜子也罢,都是赌具,玩者手法一样,先甩出一张同色的,然后右手在甩出第二张时,会故弄玄虚,声东击西,往往第一二次都是真的,第三次是假的,把上面一张甩出。旁边还有很多的托儿,托儿们会故意制造假象,引诱旁边观看的外地人上钩。我一个乡邻,常常扮演湖北人,他常用一根扁担,扁担一头绑着一个麻包,操着半生不熟的湖北口音,引诱外地人。他们经常在南头的卖柴火那里设局,几乎每场赌局都有斩获,一旦有人上钩,得手后他们会很快散场,留下输了钱的人傻傻的站在那里。

说实话,在那个物质与精神都严重缺乏的年代,看着他们骗人或者偷东西也是我的人生那个少年时代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平氏土生土长的人,那些年那些事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虽历经多年,但是一直挥之不去。这也许是我的大脑和别人不一样的原因,基本上看到了我都记下了,就像电脑存在储存器一样。
写下这些往年尘事,不是为了给我可爱的家乡抹黑,也不是想抹黑某个人,只是想通过我的笔记录下那个不正常的年代,以及那个不正常的年代产生的不正常人和事,就当是朝花夕拾吧!当年的那些有污点的人,大都是我的老哥哥们,如今他们都已是爷爷辈的,肯定都早已金盆洗手改邪归正,良子在此祝福他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适逢天降大雪,在这个万籁俱寂的雪夜,静坐在电脑跟前,冲泡一杯儿子给我定制的红茶,透过飘升的氤氲茶雾,打开心灵的窗户,让这段尘封的岁月飘然出来,就像外面一尺多厚松软的雪地,人们走下去肯定会留下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脚印,就算再被大雪覆盖,那些脚印依然还会存在的。


良子提示:以下内容也很重要——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