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为何如此鸡肋?你知道原因吗?

NFC是什么?即使可能你每天都在用它,但是未必知道它到底是啥,甚至很多使用NFC的人都不知道NFC这个名字。

NFC全称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就是“近场通信”,再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刷卡!具备NFC功能的手机可以当作你的卡来使用,公交卡、门禁卡、银行卡、网络身份证等。

NFC早在智能机出现之初就已经成为不少高端手机的标配了,苹果也在2014年就给iPhone 6和6 Plus内置了NFC功能,现如今苹果、华为、三星大部分的主流手机都具备NFC功能。

和蓝牙、Wi-Fi以及其他无线通信技术一样,NFC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无线电波发送信息,NFC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工作范围在10cm以内,传输速度有1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种标准,属于无线数据传输的一种标准。

知道了NFC工作原理,那我们就来说说它的使用场景吧

1、地铁公交卡

早上急急忙忙出门忘记带公交卡,公交卡没钱了忘记充了,上车的时候刷一下手机就可以了在北京上海的用户,可以使用Apple Pay乘坐公交。安卓手机支持的城市更多,绑定自己所在的地区,不过仅部分城市的个别公交卡支持NFC功能。

2、门禁卡

忘记带钥匙这也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吧,可以先把门禁卡的信息录入到手机里,以后手机就可以充当门禁卡了,不过大多数型号的手机支持没有加密的门禁卡,像加密的门禁卡是无法读取信息的。

3、银行闪付

相信无卡支付,大家都不陌生,ApplePay的移动支付、闪付银行卡等。

其实NFC除了可以代替公交卡、门禁卡之外还能读取银行卡消费记录、给公交卡充钱等,NFC识读设备从具备NFC功能的手机中采集数据,然后通过无线发射功能是将数据送到应用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NFC作为手机上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功能,在票务、身份认证、电子支付等多个领域的运用能在日常生活上给我们提供很大的便利。

但由于NFC的超短距离,造成其在与蓝牙和WiFi的竞争中滞后。受城市的市政规划不同影响导致了NFC的不统一性,普及推广还未完善,比不过目前主流的二维码支付,即使是对于需要乘坐公交和地铁的人群,NFC也不是唯一的选择。在NFC的交互性上,不同品牌之间无法交互,相对独立也导致了NFC无法得到大众认同,无法超越二维码,成为生活中所普及的快捷手段。

所以加入NFC容易,后续的服务才是难点。

针对NFC的短板,你有更好的建议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