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战役

(0)

相关推荐

  • 宜川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宜川城.瓦子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围城打援作战.  基本介绍 1947年7-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陈(赓)谢(富治)集团和华东野战军西线 ...

  • 解放战争转折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准备阶段战役总览(六)

    上一篇千里跃进大别山战役(五)总结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三个阶段,现就各阶段进行的战役进行汇总归纳: 1947年3月13日至1946年6月21日 战略实施准备阶段: 延安保卫战:1947年3月13日至19日 ...

  • 解放战争:鲁西南战役

    (公元1947年) 鲁西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国民党军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 我军经一年的内线作战,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基本挫败了敌人的重点进攻,使全国的军事.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

  • 解放战争转折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突破阶段战役总览(七)

    1947年6月22日至1947年8月26日从晋冀鲁豫发布鲁西南战役基本命令至晋冀鲁豫野战军渡过淮海进入大别山阶段定位为千里跃进大别山 经略中原战略突破穿越阶段,在此阶段发生多起经典战役: 经典之战 鲁 ...

  • 王近山“发疯”,向刘邓立军令状: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

    作者:铁锤杰克 1946年8月下旬,蒋军调集14个整编师.38万余人的兵力,在薛岳.刘峙二人的率领下分成东.西两线,对我晋冀鲁豫根据地发起大规模攻势.随即,刘.邓二人召集手下各纵指挥员在定陶附近开会, ...

  • 解放战争转折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巩固发展战役总览(七

    1947年8月27日至1948年3月,暂称为千里跃进大别山逐鹿中原巩固成长阶段,正式由于此阶段成长积累才有了后续决战长江以北基础,这一段时间对于我大别山大军是存亡攸关的一个阶段,但在毛主席领导和协调下 ...

  • 阻击敌两个军,一个旅坚守七天七夜,旅长亲临一线参加战斗

    1947年8月6日西北野战军发起了榆林战役.榆林战役的目的是为了策应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豫西的战略行动,调动西北的胡宗南集团北上,整个榆林战役歼敌5200余人,虽然没有顺利的攻下榆林,却为经略中原战场提 ...

  • 熄灯号|全歼敌人九个半旅,鲁西南战役胜利结束了!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之际,解放军报微信"熄灯号"特别推出"百年党史微讲堂"栏目,讲述红色经典,弘扬先辈精神. 作者简介 吴 ...

  • 鲁西南战役简介资料 鲁西南战役的过程与历史意义

    鲁西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鲁西南地区进行的一个大规模歼灭战. 国共双方经过一年角逐,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均遭失败.随着战争的进程,双方兵力出现强弱消长的变化.国民党总兵力已由战争 ...

  • 鲁西南战役伤亡最大的一战:宋瑞珂负隅顽抗,陈再道血浴羊山

    整编第66师之前身第66军的番号,大家是否非常眼熟?没错,正是在南京保卫战中拼死突围的那支粤军部队,时任军长叶肇.不过该军在1939年的桂南会战中发挥较差,战后不仅白崇禧.陈诚等大员受到处分,第66军 ...

  • 中国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鲁西南战役9

    "十大经典战役"第九名:鲁西南战役. 战役时间:1947年6月30日至7月28日. 参战双方: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3.6四个纵队:国民党军整编第32.58.66师及整编第63师 ...

  • 聞鍾記郵 | 鲁西南战役

    · 在邮票.邮戳.实寄封的中认识世界,玩转生活 · 聞鍾記郵(2507)鲁西南战役        也许今天的人们在和平环境下生活得太久了,早已经忘却了战争的残酷,是什么让今天的人们生活在安逸的国都?感 ...

  • 二战库尔斯克战役,如果没有盟军西西里登陆,曼施坦因会打赢吗?

    众所周知,二战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此战后,德军除丧失东线战场主动权外,还全面转入防御阶段并节节向国内败退.有人将德军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归结在盟军登陆西西里,迫使德军两线作战,曼施坦因不得不 ...

  • 二战阿拉曼战役,为何说隆美尔战术上是巨人,战略上是矮子

    二战阿拉曼战役,是沙漠之狐隆美尔兵败北非的终极之战,由于此战对德军在西线作战具有重要影响意义,人们一直疑问隆美尔为什么非要一意孤行进军埃及?战役结束后,不仅德军统帅称隆美尔在战术上是巨人,在战略上是矮 ...

  • 集宁战役:傅作义破解我军3套王牌战术

    1946年八九月间爆发的集宁战役,又称大同集宁战役,是我华北部队遭受的一场较为沉重的失利.这场战役我军对手是国民党第12战区的傅作义,由于对他的作战特点不了解,我军连连失利,最终大同城没打下,还使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