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胃承气汤
相关推荐
-
加味温胆汤
加味温胆汤 目录 "加味温胆汤"在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加味温胆汤"在<万病回春>卷四 "加味温胆汤"在< ...
-
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是一中药汤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等六种草药煎熬而成,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出自<医学正传>. [组成]人参一钱(3克) ,白术一钱五分(4.5克),茯苓一 ...
-
系列方1654
脾虚三个级别:轻度.中度.重度,你是哪个 湿气重--齿痕舌--伸出你的舌头,是不是舌边有一些波浪形? 1.舌体单侧4个齿痕--重度脾虚: 2.舌体单侧3个齿痕--中度脾虚: 3.舌体单侧2个齿痕--轻 ...
-
承气汤系列(1)调胃承气汤
乔巴小一笔记 把中医重点整理给你看 2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
承气汤系列(1)调胃承气汤(2)
继续学习调胃承气汤. 现代剂量参考<方剂学>(第十版) 调胃承气汤 大黄四两(12g),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6g),炙 芒硝半斤(12g) 上三味㕮咀,以水 ...
-
承气汤系列(1)调胃承气汤(3)
乔巴小一笔记 把中医重点整理给你看 2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桃核承气汤
一.[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12克.厚朴24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冲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 ...
-
经方心裁(157)调胃承气汤:月经后期、盆腔炎、妊娠痔疮肿痛出血 -- 马氏妇科
调胃承气汤[原文]1.参见甘草干姜汤[原文]<伤寒论>(29)2.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伤寒论>(70)3.太阳病未解,脉阴阳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草硝黄,缓下热结功效良: 燥实内结无痞满,胃热发斑皆可戕. 组成:大黄.炙甘草.芒硝. 功效: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症见大便不通,恶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积热引起的发斑,口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论调胃承气汤与用药法度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大黄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 ...
-
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新冠重症 – 经方派
患者李某,女性,80 岁,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入院后意识不清,呈昏睡状.病情很严重,医生向家属交代了病情,下了病危通知书.开始给予吸氧.抗病毒.降血糖.纠正心功能治疗, ...
-
干货收藏 | 日本经方大家江部洋一郎先生通过对比发现大小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的靶点不同 得出调胃承气汤中甘草的意义
调胃承气汤中甘草的意义 上为甘草 中为大黄 下为芒硝 调胃承气汤组成: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胃中有燥热,且基本无大便硬.燥屎者,可使用白虎汤类.由于胃中燥热引起胃气不守,故过剩的胃热往 ...
-
调胃承气汤原文,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 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29) 2.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