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经典古村落,带你看世界上最美古建筑

20个古村落

一座座青砖高墙的大院

在一砖一瓦间留下了多少印记

厚重的院墙坚如堡垒

隔绝出内外两个世界

推开重重院门

那是被时光精心雕刻的院落

不只是砖瓦木石

庇佑儿孙的殷切祝愿

尊儒重礼的谆谆教诲

家族兴衰的百年缩影

都焕发出沧桑厚朴的独特气息

被时光雕刻后的院落

附着了文化与情感的灵魂

向来人一一诉说起

那倏忽而过的年岁

1 山西晋中大院

建筑大师梁思成这样描述晋商大院:

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

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

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

2 福建平潭石头厝

石头厝

依山而建

傍海而居

用花岗岩石料垒砌而成

仿若一座石头城

3 福建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

由五座圆楼

数十座方楼组成

磅礴的气势,令世界为之震撼

4 福建下梅村古民居

下梅村

是明清风格的古民居

位于武夷山深处,茶叶贸易的集散地

八方商贾辐辏

带来了徽州、闽南各地建筑的风格

5 江西抚州流坑村民居

整个村子

大部分是“董姓”人家

村子布局

按照“七横一竖八条街巷”划分

谁说只有城市有规划

山村照样可以规划地井井有条

6 泉州红砖古厝民居

红砖古厝

宛如一座清朝闽南建筑博物馆

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

呈现出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式

中西合璧的特点

7 陕西鞑子梁石板房

石板房村落

整个房屋全部用

当地山上的石板砌成

因为干旱

村民几乎全部搬迁

不知房屋何时消失

8 陕西韩城党家村民居

党家村房屋

是陕西四合院民居的范本

门前上马石

门楼上下精美雕刻

且每家还雕有家训

9 广东开平碉楼

碉楼

不仅是民居

更是一种防卫措施

抵御人为和自然灾害

这是清末下南洋带来的

技术和社会需求

10 梅州客家围龙屋

客家围龙屋

民居设计匠心独运

气势恢弘

堪称“东方的古罗马建筑”

11 川南福宝镇吊脚楼

吊脚楼

依山傍水而建

上层住人

下层养殖、流水或避兽

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干栏式建筑

地基和屋顶的稳固

是重中之重

12 山西李家村窑洞

窑洞

依山而建

家家户户都会种一株枣树

村里有有靠崖式、下沉式、独立式等多种形式

其中靠山式窑洞应用较多

堪称古代的窑洞博览会

13 河南三门峡地坑院

地坑院

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向下挖坑,四壁凿洞

又被称为

“地平线上的古民居”

14 江山廿八都老宅

廿八都老宅

徽式马头墙

浙式屋脊

赣式檐椽

闽式砖墙

浙江江山的小小村落

因为往来的行商

汇集了这样多的建筑风格

15 婺源天井

江西婺源

建筑布局及其讲究

大多数是

鱼池庭院

前后天井

前堂后厅

左右厢房

16 西递古村

百年老屋黑白相间

散落在皖南山水间

西递胡氏,更是借着科举的东风

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人才

新文化的健将胡适

就出自绩溪胡氏家族

17 浙江西塘古镇

有人这样描述西塘古镇: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

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

这座镇子不大,水是它的魂,镇上交汇了多条河流

狭长幽深的小弄,也像一条条寂寞的小河

最典型的石皮弄,窄处不足一米,刚够两个人错身穿过

18 广西贺州姚黄古镇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

古镇依山傍水,四周山峰雄奇,河水清澈如镜

在曲径幽处默默享受着一份安定祥和。

景色的美丽,又使她被誉为“小桂林”。

宋时,镇上人家有黄、姚两姓,

所以得名“姚黄”,并沿用至今。

19 浙江建德新叶村

行走在古村里,

每一个宁静婉转的巷角,

每一扇雕花装饰的窗户,

每一片屋檐半遮的天空,

都是随心而欲的风景。

那一片的粉墙黛瓦,不需要任何矫饰,

就有着如画的意境

只有安静生活的当地居民和三三两两的游人过客,

放眼望去皆是一片白墙灰瓦垂柳碧水,

一份悠闲宁静仿佛是与生俱来的。

20 云南哈尼族蘑菇房

哈尼族居

住在山腰之上

村寨依山而建

因其房子状如蘑菇

因而被称为“蘑菇房”

戳图回顾:30个正在消失的安逸古镇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五千年

各地都有独特的民居建筑

这些建筑就像无数颗珍贵的宝石

当我们在欣赏这些老房子的时候

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

如何把这些老建筑保存下来

争取留给我们的下一代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公号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

84592314@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