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已千古,何人再执灯
相关推荐
-
安平秋 | 儒家、儒学及其历史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全国高校古委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安平秋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儒家经典与<儒藏>编纂",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是儒家.儒学及其历史.第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四十:“心”学王阳明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自称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也就是当今著名作家余秋雨的家乡人.王阳明于1472年出生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少时就读私塾,以"读 ...
-
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最高形态
宋明时期,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从理论上进一步得到完善,器成一种新的理论形态--理学.宋明理学是高度哲学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儒学,是儒学发展的最高理论形态,是儒学发展史上的鼎盛期. 北宋时期的周敦颐被后世称为 ...
-
王阳明佩服的一代宗师,被正统儒家视为异端,却受现代人重视
此人天赋异禀,才智过人,他创立的儒学理论被正统儒学视为叛经离道,他和理学宗室朱熹激辩三天三夜,谁也没有说服谁. 他的理论上承儒学正宗,下接阳明心学,王阳明受其启发,但却对对他的思想颇有微词. 有人认为 ...
-
感冒好了后还想再巩固一下,结果内热了 | 太阳转阳明
就从那个孩子感冒说起吧. 开学后没过几天降温了,孩子就感冒了,后来有一天发烧,对处理没有信心,就和辅导老师沟通,看了十个问题. 鼻塞,清鼻涕,打喷嚏,吸鼻涕,喝了热粥之后微微有一点出汗,这些是表寒的证 ...
-
阳明病已接近生死,玄机在阳明的表里虚实九条
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烦热.热而烦也.是为在里.里则虽汗出不当解.而反解者.知表犹有邪也.如疟者.寒热 ...
-
【图文】走进阳明故里,再识阳明先生
世界如此险恶, 我们怎样才能内心强大? 现实如此浮躁, 我们怎样才能走出心理迷茫? 命运如此残酷, 我们怎样获得幸福人生? 读懂了阳明心学, 没有任何人能伤害你, 没有任何事能困扰你, 王阳明心学是修 ...
-
阳明经中篇[凡外邪已离太阳,未接少阳,谓之正阳阳明列于此篇]
凡外感之邪,全入阳明所辖地界,已离太阳,未接少阳,此际当用下法,确无疑矣,然其邪复有在经在府之不同,在经者与太少为邻,仍是传经之邪,在府者则入于胃而不传经,但在经者之用下,常恐胃有未实,篇中无限消息 ...
-
十二、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原文97后段
十二.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原文97后段 [郑论] 按既服柴胡汤,而病已去.但渴者,属阳明.试问渴饮冷乎?饮热乎?舌干乎?舌润乎?大便利乎?小便利乎?饮冷.舌干.便塞,方可指为 ...
-
四、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躁)〔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原文179后段
四.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躁)[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原文179后段 [郑论] 按此证,前已申明,兹不复叙(此条与上条第三小节重复,不识何故,为保存原书面貌,姑存之.)
-
三阴三阳体质量表再评价与赵进喜治疗阳明体质2型糖尿病经验总结
目的1.研究一:中医体质学发展迅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通过对近十年中医体质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梳理中医体质研究领域热点和前沿,为促进三阴三阳体质理论的发展提供方向.2.研究二:体质分类量表是 ...
-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头痛:下应有恶寒.发热.项强等症状,单举头痛是一种省文.七日以上自愈:这是指太阳经已经行完之故.) [郑论] 按此条言邪传七日自愈,各经皆能分消其势也.设若未尽,又复递传,针足阳明,预泄其气机,邪自 ...
-
#传统文化 #王阳明 千古圣人的秘密,阳明先生一语道破#郭继承
#传统文化 #王阳明 千古圣人的秘密,阳明先生一语道破#郭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