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骨抱筋意气连 秀逸流美妙趣生 ----品读王禧书法艺术

近日 ,河南天中书画院院长王禧老师的书法作品经过专家评审,获得贝宁大使馆国礼书法礼品。他的作品深受各国元首,王子,公主,名流们的喜欢,以每平方尺壹万四千元的价格与大使馆签约对海內外销售。大使馆签约后对外销售部表示每年让王老师牧到丰厚的润墨费。

见过王禧先生的字,会被浓浓的古风和神秘的古味所吸引;见过王禧的人,会被他的诗情画意所打动。磁性的男中音 爽朗的笑声,风格独特,可以说他是文化文脉书法艺术传承的践行者和探索者,他的书法功底浑厚出众,玩转流美,天朗气清,美术作品生动感人、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他的印章和雕刻艺术更是古商城教科书般的神采。那样有张力,有活力,更有穿透力。

王禧,字忠海、号大名家主人。1965年生于陕州古城,6岁时习书绘画,师古效法,笔耕不辍 ,自幼喜欢读书,酷爱文学,擅长诗歌,他的文字作品经常在国家、省、市刊物及媒体发表,他受过高等教育,1987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大名家书画院秘书长,河南天中书画院院长。

王先生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国家级展览,先后二十多次获省级、国家级(金银)奖项。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际书法大展,特别是中日友好书法展,受到了书法届专家评委好评,墨宝深受书法爱好者喜欢,求书法作品者众多 ,先后被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的书法爱好者收藏。慕名者众多 一次他接了一个开发商向他求字的电话,开发商张口就是给王先生一套郑州市三环内一百五十平米的房子做代价,换王先生若干幅书法大作,真可以说王先生的墨宝一字千金,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和潜力,好的作品自带光环和吸引力。

王禧先生的字妙趣横生,文人气息实足,笔底见风骨,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气焕发,下笔作诗作文,自有头头是道,汩汩其来之势。故知书道,亦是以恢扩才情,酝酿学问也。王先生的字既在笔墨之内,又在笔墨之外,即生即灭 ,大象无形,意到笔随。

王先生的书法技艺,是建立在一个心平气和与书法线条转折,墨色浓淡,空灵古韵中的新视角,在笔墨与空间留白之间实现了气韵的连贯与空间美学——雄强姿肆的结构美和气势磅礴的字形章法。表现的书法艺术烟云泉石,充满了笔墨浓淡穿插,干湿留白和荡气回肠,他用笔果敢有力,游锋有余、苍劲有神,善于在用笔中增加力度与跌宕,在提按中彰显流美与张力,在落款提款中精雕细琢 ,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真意 ,他用笔的技巧和读帖的功夫日日精进,凭借他对书法的爱好和娴熟的技法以及厚重的学识,他所表现的笔划线条,淋漓尽致的连续纵横盘桓,构勒出动人心弦的澡雪精神,用石炼钢化成的绕指柔,上承下接,笔墨连绵,从纵放得意的条屏与手卷中看出天真烂漫姿态横出的自然之美。本真且有真趣,率真且有意气,空灵且有古韵 ,难怪他的作品能获得国家级金奖大奖、难怪他的作品能让二十多个国家书法爱好者收藏、难怪有人用上百万的房价换他的墨宝、难怪有那么多人喜欢他的作品。一个成熟的书家的发声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传播载体。

看着王先生的作品,会不经意的走进他独特的书法艺术世界;感受到其书法艺术生命的神采乐章;享受到浩瀚墨海中的快感与激情,令人陶醉的艺术作品,博大精深,悠扬动听 ,在王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他书法艺术的生命张力,而且也看到了王先生的思想之光。

更让人值得尊重的是王老师有一颗艺术家的善心和德行,他多次组织艺术家们向慈善机构捐款捐字,近年王老师又和几个书友、书法名家共同发起成立了助残艺术书画院,他用自己的真情向社会献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资助残疾人,社会弱势群体,用艺术去点亮人生,用生命在书写,春夏秋冬 日有所思, 夜有所思笔 ,祝愿王老师的艺术生涯天高地阔、祝福王老师的艺术道路越走越远。祝贺王老师的艺术作品成为贝宁驻中国大使的文化国礼。

历经磨难,心浸古人,浓墨落笔,淡墨穿行,藏骨抱筋,博采众家,愿王禧先生书法艺术之路独具魅力,一泻千里,连绵不绝,风景无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