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激活组织蛋白酶K分泌介导TLR4依赖型M2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结直肠癌转移(国人作品)
相关推荐
-
口腔细菌促肠癌的机制找到了!科学家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定植结直肠后,能招募髓系免疫细胞,激活炎性小体...
为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牙周炎,你每天都会刷牙.可是,你知道么,其实,在保持牙齿健康的同时,你无形中可能也在降低自己发生结直肠癌的几率? 口腔作为消化道的最上游,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最前线.有将近700种 ...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来源的外泌体miR-934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外泌体在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中至关重要.近日,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大卫.陈治宇.李桂超课题组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 ...
-
这种吃出来的“富贵病”,发现便是中晚期,症状隐匿易忽视,5类高风险人群要多留意
说起癌症,大家首先会想到肝癌.肺癌这些比较常听到的,但有这样一种癌症,人们可能并不熟悉,但它的发病率却位居前列,仅次于肺癌.胃癌,且其发病率每年递增约4%,这就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症状隐匿,很多患者 ...
-
如何降低患直肠癌的风险?请记住:吃饭、走路两坚持,肠道会更好
肠癌年年有,今年特别多!2020年已经过去了,关于2020年新增癌症患者数据也新鲜出炉,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癌症患者总人数约为457万人,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依旧是肺癌,新增82万人.但是往年处 ...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lncRNA RPPH1通过与TUBB3相互作用并促进外泌体介导的巨噬细胞M2极化来促进结直肠癌转移
肿瘤转移是肿瘤的不良预后因素,但是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调节结直肠癌(CRC)转移的机制仍然未知.此外,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TAM)在肿瘤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也尚不清楚lncRNA介导的TA ...
-
南通大学:外泌体介导的siRNA递送显著抑制术后乳腺癌转移
术后三阴性乳腺癌的高复发和转移是乳腺癌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转移前的生态位的形成为肿瘤细胞提供了有利于原发肿瘤转移的微环境.来自南通大学药学院朱红艳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Control ...
-
缺氧诱导的外泌体miRNA通过PTEN /PI3Kγ介导M2巨噬细胞极化以促进胰腺癌转移
大昌华嘉Particle Metrix,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 外泌体是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相互通讯的重要介质.然而,外泌体在胰腺癌缺氧状态下调节肿瘤发展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 近日,来自上海交 ...
-
哈尔滨医科大学:HPV阳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分泌的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并增加肿瘤放射敏感性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部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危险因素.HPV阳性的HNSCC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比HPV阴性HNSCC高,但其中的机制仍然未知.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魏兰兰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发 ...
-
东南大学医学院:肿瘤来源的外泌体miR-19b-3p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和外泌体LINC00273分泌,促进肺腺癌转移
外泌体在肿瘤细胞与微环境细胞之间的通讯非常重要,然而在肺腺癌(LUAD)的进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之间的经外泌体的通讯仍然不清楚.来自东南大学医学院陈宝安课题组.苏州大学白进玉 ...
-
科研 | (国人作品) 肠道菌群介导的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
编译:文文,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以认知障碍为特征的中枢性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的聚合引起神经细胞的缠结,导致神经细胞的进行性丧失.许 ...
-
科研 | 西北农林大学Nature 子刊:肠道菌群介导的间歇性禁食可减轻糖尿病引起的认知障碍
编译:你知道,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认知功能减退是2型糖尿病(T2D)的并发症之一.间歇性禁食(IF)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减轻T2D症状的饮食干预方法,但其对糖尿病引起的 ...
-
科研| Nature Medicine :白介素22介导的宿主糖基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代谢活动来预防艰难梭菌感染
编译:胜寒,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宿主免疫在肠道菌群介导的对艰难梭菌感染(CDI)的定殖抗性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在这里,作者证明了由肠道菌群定殖诱导的白细胞介素(I ...
-
科研 | Science:肠道菌群介导的胆汁酸代谢通过NKT细胞调控肝癌(推荐阅读)
本文由面瘫的猫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肝脏疾病通常与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或失调有关,而且肠道菌群产物有助于肝细胞恶性转化,还参与癌症的免疫治疗.肠道共生细菌还可以介导 ...
-
科研 | Cell:肠道菌群介导生酮饮食的抗癫痫作用
本文由周珊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提到神经类疾病,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大脑出了什么问题,而不是肠道.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和大脑之间存在着一种重要的联系,这种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