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丨点一盏心灯,思念远方的故人

今天是2021年4月4日
农历二月廿三
——清明节
宜祭奠丨忌独处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
《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是为春天而来,它将蓬勃的生机暗自酝酿。从这一天起,阴气衰退,阳气生发,万物吐故纳新,天地明净清和。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清明不仅有深绿浅绿,还有新雨洗春天。每年这天,像是约定俗成,多少会有点零星小雨,出门一般无需打伞,空气湿润而不冷。
徜徉在温柔的风里,脚步越来越轻盈,心中越来越敞亮,绿树新芽,青石板巷,盎然春意盈盈而出。
在微风细雨中,我们也迎来了清明三候。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
纯白的桐花迎风开放
花开花谢、几许年华
二候田鼠化为鴽
万物向阳而生
喜阴的田鼠回到洞中
三候虹始见
七彩霓虹架桥
定格时光最美瞬间
“人言落日即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清明这一霎细雨,更能引起人们对家的思念。历经沧桑的人生,最眷恋的,还是出发的地方。
为了寄托情思,不负大好春光,清明也衍生出许多习俗。
【清明习俗】
  • 祭祀

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这一天,我们为先人扫墓,既是礼敬祖先,不忘前人的伟大奉献;也是慎终追远,寄托后人的无限哀思。
  • 踏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清明时节,除了扫墓。另一项重大活动就是踏春了。四月春回大地,各地春色正好,我们既要缅怀先人,更要把握当下。
  • 插柳

谚语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在古人的观念中,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因此,清明插柳戴柳,主要是为了辟邪之用。
  • 放风筝

四月,春暖花开。人们会把自己的疾病和苦难写在风筝上,待风筝飞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随风而去。
所以,放风筝除了是一种娱乐活动外,更有祛除晦气之意。
  • 植树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在清明节时,人们多喜种松树柏树于墓前,以寄托思念,让逝去的亲人有一个归宿,让在世的人有思念的寄托。
【清明寄语】
清明是一碗茶,
浓郁了人间相聚的欢愉,
相思的清苦;
清明是一本书,
交织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平淡与起伏。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
一杯杏花酒,满盏思故人。
清明节,我们一起缅怀逝去的亲人,
点一盏心灯,照亮天堂的道路。
敬一杯清酒,洒满人世的灰尘。
天堂无遗憾,人世有牵挂。
就让清明的雨,
捎去对子孙祈祷的心愿,
捎去那些纷飞的祝福和梦靥,
捎去我们对故人的不舍,怀念。
就让四月的生机,
给我们带来生命的喜悦,
给我们带来对万物的期待。
又到清明节,折柳寄相思。
年年有不同,唯惜今朝时。
清明节,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
万物汲取养分,茁长成长。
而我们每个人,也在得到与失去中
不断领悟,心境淡然。
春光亦短,终会消散。
思念虽浓,难抵光阴。
唯有带着对亡人的思念,
好好珍惜现有的时光。
不管风急浪高,
无论繁花似锦,
生活终究会归于平静。
一份平常心,
也是清明蕴藏的秘密。
清酒一杯,盛满了对亲人的思念,
菊花一朵,包裹着对逝者的挂念,
泪水千行,寄托着对往昔的回想,
回首相望,更期待美好的明天!
愿所有天堂的亲人一切安好,幸福绵长;
愿每个尘世的亲人岁月静好,安然无恙!

源自:诗词天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