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尔谈「起跑线」是个伪命题:道理都懂依然焦虑,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放不下?

去年,傅首尔曾在一档名为《亲爱的小课桌》的综艺节目里说起自己对「起跑线」的看法: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比赛。

一个人所需要的技能、应该悟到的人生体验和精神,不可能全部在最早的时候都得到。

如果一个人相信起跑线,那就应该放弃努力。

傅首尔相信,人生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是:

持续的自信、持续的努力,以及一颗平常心。

前两个是对目标精进,最后一个是对结果淡定。

相信生活中很多父母也是抱着这样的信念的,只是,面对具体的、可见的局面,往往还是会有焦虑。

焦虑从何而来?

一般来说,一个家庭里,妈妈往往是更容易焦虑的那个。

这和女性对情绪的敏感度相对较高,以及在家庭分工里往往多承担了更多陪伴孩子的具体事务有关。

我算是个很看得开的人,时时提醒自己不强求不控制不过如此……

有一次开会,说起普遍的育儿焦虑,我说我并没有,同事诧异:为什么?

她的意思当然是:怎么会没有呢?

我所谓的“没有焦虑“,不过是把希望孩子成为学霸的期望替换成了希望孩子「勇敢、自信、懂得取悦自己,能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因为这正是我以我的人生为样本,得出的人生「最珍贵」却在自己身上缺失的那部分。

但,谁又能说这不是另一种奢望?

何况,这些「形而上」的特性,最终也还是要落实到一个个KPI指标。

我希望她勇敢、自信,可她连上课举手都担心讲错了而不敢举手;
我希望她懂得取悦自己,可她并不「寄情」于琴棋书画十八般才艺任选一,没事的时候最爱做的是捏一种色彩艳丽的硅胶泥、盘一条五彩斑斓的塑胶蛇……
我希望她能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可如果连「选择」都没有,还,能不能呢?

最深的焦虑是,我们并不确定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否是“最好的“。

没有任何一种教育理论,没有任何一个教育专家可以告诉我们,我们甚至不知道那个孩子将来要面对的未来是怎样的。

时间是不停向前的,机会是不断流失的,纠错的成本是与日俱增的……

每个人都在黑暗的长河里亦步亦趋。

「你现在不听,以后可不要怪我。」或者:「你现在这样,将来你要后悔的啊。」

这样的话未必每个妈妈都说出口过,但在内心多少是有自言自语过。

倘若孩子听到,大多是喜滋滋的:「妈妈,我不会怪你的,我一定不会后悔的。」

你看着她笑嘻嘻的小脸,心如刀割——

说到底,我们才是最怕怪自己、最怕后悔的那个人。

可以不焦虑吗?

可以,或者,不可以。

答案并不重要。

想起之前和女儿的一段对话:

「宝贝,妈妈希望你快快乐乐。」
「妈妈,我现在就很快乐啊。」
「妈妈希望你以后都能快快乐乐。」
「妈妈,你管好你自己就好了。」

幡然醒悟:这届孩子,跟我们真的不一样了。

共勉~

NO.1

Aa李湘湘:

拖延不是问题,

解决拖延才是王道。

拖延不是问题,解决拖延才是问题,不要给拖延贴上标签。

造成拖延的三个原因:

1、失败的经验,不要去批评,而是帮助他们突破困难,产生正念,有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解决拖延。

2、新的事物带来的畏惧感,迷茫感。采用倾听同理的方式,情绪消散了,自然就会有行动力。

3、追求完美,不要先入为主,而是观察,帮助孩子走出第一步,突破完美的限制,这样可以解决拖延问题。

NO.2

L芳芳:

拖延本身不是问题,

如何应对拖延才是父母的智慧体现。

拖延本身不是问题,如何面对它才是关键。

现在市面上很多关于拖延症的书籍📚,虽然没有专门买来看,这类文章也看了一些,多半是心理压力保护机制和完美主义作祟。

听了李萌老师这段音频课,确实主要是三点原因:过去的失败体验、面对新事物的畏难心理、追求完美。 

对应姿态的方式:

  • 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少用负面情绪和评价,避免未来这类情况孩子继续拖延;

  • 倾听孩子,抒发畏难情绪;

  • 帮助他发现自己追求完美(如写作文)同理,帮助梳理思路。

孩子今天早上想吃煎蛋火腿吐司,他对于点炉火有畏难逃避,我要赶出门上班,时间不够陪伴,于是果断放弃。

他改成用烤箱,虽然不太完美,自己懂得欣赏也还不错。

哈哈果真是当动力比较大(他实在不喜欢吃白吐司🍞,方法比困难多,完成比完美重要。

NO.3

雨墨X: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才有力量一步步成长,找到自己。

我家孩子算是普通拖延。

一开始做作业时各种理由,上厕所喝水,拿东西。什么时候能坐下来就能很顺利的写作业了。

记得原来写书法作业的时候,我经常让孩子擦掉重写,竖不直横不平 ,这不舒张、那结构不合理,一晚上才能完成我自认为合格的两行字。

我知道我更多的是挑毛病和指责,缺少表扬和耐心。

可能有时候家长只要静静的看着他,让他自己一步步成长,孩子自己自然会找到出口。

NO.4

王超:

我认为孩子的进步空间,

对孩子而言是永无出头之日的压力源泉。

成绩好不是家庭最重要的事情,背后主要的压力大概率来自于家长对于竞争的恐惧。

如果家长能重新梳理生活,不关注所谓的社会各种评价标准,而是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挖掘自己的天赋的快乐,也许成绩能够起来,或者成绩起不来也能够结纳。

我家现在的问题是,我总觉得孩子还有空间去提升成绩,而孩子总自认为自己还可以,虽然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没考好。

我觉得娃可以通过哪里哪里的提升略有进步,但是这种自认为的提升空间,可能对于孩子是永无出头之日的压力。

NO.5

Z辰:

父母应先关注孩子生命底层

包括爱、安全感、价值感

作为教师和母亲,我个人觉得让孩子成绩好不是家庭最重要事,但中国很多父母确把孩子成绩好当成最重要事,孩子成绩好父母高兴、孩子成绩差父母焦虑。

学习成长几年,我看见很多(自己的无知无明),孩子不爱学我能放下焦虑。

我小时受教就像李萌老师说的几位中国和印度孩子一样,考好学校、留学、好工作、有出息……

这些片面观念坑人!

名校、留学只是获取优质学习资源途径之一,是人生的一个阶段非人生终点。

回顾我前半生,我觉得父母应先关注孩子生命底层包括爱、安全感、价值感等这受父母、大家庭以及成长环境影响),注重体育体质视力品性人格格局责任习惯等、发现孩子兴趣天赋并发展培养情商和人情练达及各种综合能力等。

这样的孩子各方面包括成绩都不会差、即使成绩不好能力也不会差且能过好人生。

家长希望孩子成绩好,就是望他能幸福过好一生,把孩子成绩和自己面子挂钩是家长的错。

孩子未来不论是成为科学,还是当一名环卫工人,只要是顺应孩子天赋兴趣发展的正当职业且人生尽力,我都开心!

大部分孩子深受父母家庭影响,父母能走多远孩子走多远!

家长尽力学习成长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引领孩子人生很好成长才是王道!

NO.6

shmily: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只有在学习路上的家长。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在学习路上的家长。

第一种是普通拖延。

第二种是拖延症,没有行动力各种事情表现都拖延,这个是长期堆积的心理压力造成的。

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拖延症只是少数小孩才有,基本上大部分的小孩就是普通拖延。

普通拖延的第一种,就是他失败的经历导致的拖延,这个时候就应该对小孩说“没关系,学习就是一个过程”,要协助孩子突破困难。

第二种就是新的事物带来的迷茫感,因为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产生的迷茫,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和老师产生的交往畏惧。

这个时候要打开他的心结,通过孩子的表达和诉说,达到释放情绪障碍,要耐心倾听,而不是急于出主意,要进行同理疏导

第三是追求完美,这个时候就要突破完美的陷入。

NO.7

海东青:

我现在要停下来说那些负面的话,

每天去发现孩子的一个优点并告诉孩子。

听了老师讲的课我真的是很惭愧。

孩子真的都是爱学习的,只是我认为的学习他没有做到而已。而这种没有做到又是我给予的信念。

我总是说他做不到,做不好,他就真的变成了我说是的样子。

我现在要停下来说那些负面的话,每天去发现孩子的一个优点并告诉孩子。

NO.8

宁静:

孩子天生爱学习

宁静姐姐用了手绘版的思维导图展现出孩子对学习的爱。

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光明、好学的,因为人与生俱来就有认识世界有好奇心。

只是现在受西方的影响,以理解和运用为学习的目标。孩子看了书,家长会追问看懂了没有,看了就要照着做,或者有书中的例子去要求孩子,给孩子讲道理等。

尤其是年纪小一些的孩子,他的思维逻辑没有发展出来,理解力不到,很难跟父母讲清楚所谓的「学到了什么」。

其实,孩子的学习就像是酿酒,要给孩子储藏、酝酿的过程。

有的学问不是看了学了,马上就能理解和表现的。

家长不要问一些他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的能力,有能力就有兴趣,多鼓励,孩子的学习力会一直延续下去。

NO.9

阿尔卑斯的沙漠:

孩子的学习不要有KPI,

纯喜欢去唱歌骑车画画,才会欢欢喜喜。

感慨一下:

1、小朋友三岁之前学爬,我和老公各一头,小朋友趴在中间。我们把小朋友的手脚都赛到他身体下面,拍拍他小屁股,小家伙慢慢学会了爬,后来就越爬越带劲。

2、小朋友围棋和打鼓,一开始也是喜欢的,但慢慢太早的压力下失去了没动力。

现在没有kpi,就是纯喜欢,去唱歌、去骑车、去画画,每次课后都是欢欢喜喜的。

嗯,这样就足够了。

NO.10

Lilian:

如果你觉得孩子不爱学习,

就回想下自己是如何面对他第一次学走路的

孩子天生是爱学习的,不信你就想想他小的时候如何学习走路和如何学习吃饭的。

而又回过头想一想,我们面对他第1次学会走路和第1次学会吃饭,是持什么样的态度,那一定是耐心而欣赏的。

如今我们还能持续保持这样的态度么?

第2点就是孩子成功的时候要给予鼓励。

当他不成功的时候,我们要看到他做得成功的那一点,而不是用他做的不好的地方对它进行打击。

要持续的看到他进步的地方,这样孩子就会学会正向的看待困难。

第3就是重视兴趣。

我们重视他的兴趣,而不要去功利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只有找到他真正的兴趣并且结合正向的去引导,就能够让他找到自己的兴趣,并且有持续的动力去学习。

更 多 内 容

如果你对以上内容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关于【28天深度育儿学习营】信息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 晓雯老师 ,

获取听课详情

👉 世上真有奥特曼!身患绝症的五岁孩童想看奥特曼,万千网友传递光的力量……
👉孟晚舟遭死亡威胁,妹妹姚安娜风光出道:被网友群嘲的“公主”人设,真的要立不住了
👉从北大学子吴谢宇的弑母案,谈谈母子关系
👉为什么如朱锁锁一般的人间玫瑰花,都钟爱陈道明这样的多金老男人?
(0)

相关推荐

  • 【散文】李虹||静待花开

    文/李虹 一天晚上,隔壁传来拍桌打板凳的声音:"你说这道题我都讲过多少遍了,你怎么还错?你是猪吗?"孩子哭着说:"妈妈,你不要打我了,也不要骂我,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做错了 ...

  • 三招,找回孩子的学习动力

    文/李淑君 微信:2745785547 第一期21天实践营结营后,为了帮助大家继续践行课程精华,我们带领学员写100天感恩日记. 同时,每周在群里组织学员分享. 今天的分享,来自心理咨询师小君老师.她 ...

  • 孩子刚上一年级,有必要大量刷题吗?如果你想毁掉孩子,闭眼干吧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孩子刚上一年级,有必要大量刷题吗? 提问者应该是一个小学生家长,一看就是急了,孩子的考试成绩跟不上了?想要通过刷题让孩子赶紧跟上其他孩子的分数? 我实在无法想象,提出这个问题的家 ...

  • 《教出好孩子》读书摘要

    <教出好孩子>摘录一 读 书 笔 记 <教出好孩子--家庭教育必读> 第一章 家长修炼,做个完美父母 一流的父母做榜样,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三流的父母做保姆.所以家长的修炼就是和 ...

  • 傅首尔谈裸辞: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就能裸辞吗?

    带你解读职场,与我一起成长 关键词:裸辞 邮箱收到一封新邮件,不是工作上的事宜,是来自于我的一个故交小彭. 他说他遇到了职场空窗期,刚刚经历了裸辞,觉得自己现在完全废掉了,好像无论怎样的生活都不是自己 ...

  • 傅首尔谈婚姻:我家女强男弱,但是我们很幸福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木子默 岁月悠悠流光浅浅 2020.04.23 今日心情 世界曾经薄待我,还好将你赠与我 文:签约作者:酒窝郭春 01 傅首尔在微博上发了一个长文,总结了一下这12年来自己的 ...

  • 北京首例涉「遗产管理人」被诉案!这个制度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生老病死是社会新陈代谢的一种表征.遗产.遗产继承可能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甚至我们的身边. 大家却可能很少听说过「遗产管理人」这个名词. 「遗产管理人」制度,是今年1月1日起,随着<民法典 ...

  • 3个原则,养基赢在「起跑线」

    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一只旅行的猫同学就有个近乎完美的"开局". 所以今天请她来与大家分享,她是如何踏出"养基第一步"的,希望 ...

  • 家长该如何跟孩子谈「性」?

    "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 今天,壹心理学院想跟大家聊聊"性教育". 在聊之前,先来做个小调查: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

  • 萨古鲁谈「快乐 」:把喜悦带到每一个行为里

    喜悦是我们对自己最基本的责任.当你从根本上是喜悦的,当你不必做任何事来让自己快乐,那么你生命的每个面向--你去觉察.表达自己和世界的方式--会改变.你不再有既得利益,因为你做或者不做,得到或者没得到, ...

  • 「人猿星球」走向现实?全球首个人猴「杂交」胚胎存活近20天!

    来源:cell 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人猴「杂交」胚胎重大突破.干细胞领域知名教授Belmonte领导的中国团队发现人猴嵌合胚胎成功存活近20天,未来有望解决器官供给问题. 首例人猴 「 ...

  • 傅首尔:长相平平就不配活得漂亮吗?

    高中时我的下铺跟一个男神级的男生表白,被拒绝,理由是:"你长得不好看."后来她回宿舍哭了很久.其他女生知道这件事以后纷纷谴责男神,但同时又觉得男神说的有道理,好像长得好看评判别人的 ...

  • 傅首尔对事业、家庭、婚姻的排序,让我看到了中年女人最好的一面

    你有故事,欢迎来找我 关注并私信我,一起从女性视角探讨感情 作者:梦鹿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1) 在最新一期的<做家务的男人>中,主持人朱丹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事业.家庭和婚姻这三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