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普|怎样稻作更能固碳减排?
相关推荐
-
深耕30余年的稻田守望者—杨建昌
本期 杨建昌,男,共产党员,博士,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曾被评为扬州市十大功臣,扬州市创新创业杰出人才,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优秀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留学回 ...
-
行业风向 | 卢宗云:水稻减免追施肥技术研究,真正解决农民需求
环境变化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如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问题,极端气候现象频发,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很大影响.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近年来,许多环境异常现象的出现都与碳排放有关,中国是人口大国 ...
-
不同深施肥方式对稻田氨挥发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0 年 11 期 作者:周平遥,张震,王华* ,肖智华,徐华勤,汪久翔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洞庭湖区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摘 要 ...
-
科技前沿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张卫建团队提出粮食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双赢策略
该团队通过综合估测发现我国农业碳排放以甲烷(CH4)为主,约占70%(见下图),尤其是稻田和畜牧业.在国家粮食安全情景下,我国种植业碳排放已基本达峰,农业碳排放的峰值及达峰进程将取决于畜牧业发展及人民 ...
-
【每日一题】(1429)稻渔综合种养
每日一题 进步一点 (2021届福州一模) 稻渔综合种养是指水稻种植与水产经济动物(蟹.虾.鱼等)养殖相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如图 2 所示). 某地稻渔综合种养生态观光园建有稻田图案观赏区(如图 ...
-
潘根兴教授团队New Phytologist 最新成果|定量评估生物质炭对水稻-土壤系统中光合碳动态...
最近,农业部发布了2021年农业引领性技术-秸秆炭化(还田)固碳减排技术.但是,生物质炭施用下农田固碳减排效应的来源及其贡献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对生物质炭农田施用下作物光合碳在植物-土壤系 ...
-
水稻与全球变暖
目前,除去工业.汽车排放等人类活动,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约有30%来源于农业. 温室气体包括甲烷.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这些气体进入大气后会导致气候变暖,从而造成灾害频发.甲烷是位于二氧化碳之后的第二大温 ...
-
科普|怎样稻作更能固碳减排?
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年排放量为8.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排放总量的7%~8%.甲烷(CH4).氮氧化物(如氧化亚氮N2O)等是温室气体"成员",而农业活动正是它们的主要来 ...
-
沈阳农大研发“组合式多联产生物质快速炭化设备及其制炭方法生产生物炭”固碳减排促增产
沈阳农大研发“组合式多联产生物质快速炭化设备及其制炭方法生产生物炭”固碳减排促增产
-
揭秘大象的多重身份:它们是固碳、播种和施肥的超级生命体,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象繁衍至今,它的吃.住.行都是紧密的和自然的循环结合在一起的.比如说非洲大象,在非洲大地上,它们是一个重要的播种者,大象吃草.灌木和树枝,因此草籽和树木的果实,会通过它们的排泄物回归土壤,其中一部分 ...
-
每日科普|变色玻璃中的黑科技
姬晓培 摄 这年头,啥东西都讲究一个智能,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就连玻璃都开始走向智能了. 变色玻璃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光照.温度.电场.表面施加压力等会改变颜色 ...
-
每日科普|南北也曾是北南
未来的地球磁场会有出现故障的一天吗?有什么依据能帮我们作出判断?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得知道,磁场的作用是什么. 磁场,是地球直面挑战的气场 地磁场起源于地球的心脏--地核,地球的外核充满了以铁镍 ...
-
每日科普|潮汐:巨轮脱困的“幕后功臣”
3月28日深夜,苏伊士运河潮水大涨,十几艘拖船深夜出动,趁机帮助搁浅的20万吨级巨轮"长赐"号成功起浮.被它"封锁"了近一周后的苏伊士运河终于复航.在这次&qu ...
-
每日科普|紫禁城屋顶的瑞兽
紫禁城古建筑的屋顶上,有形态各异的小动物,它们可称为"瑞兽".所有的建筑屋顶,在垂脊部位,最前面有一个仙人骑凤的造型,后面则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各种瑞兽.瑞兽排序固定,数量均为单数,可 ...
-
每日科普|永动机为什么不能实现?
谣言: 永动机在不消耗任何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它就能获得无限动力. 辟谣: 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但却消耗了许多能源和动力.于是人们又梦想发明一种机器,这种机 ...
-
【每日一题】(1450)碳达峰与碳中和
每日一题 进步一点 (2021.4绍兴模拟) 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