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张卫建团队提出粮食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双赢策略
相关推荐
-
Nature Outlook:疫情之后,如何应对粮食问题?
这是<肠道产业>第 497 篇文章 编者按: 近期,Nature Outlook 推出了以"可持续营养"为主题的一系列推文.<肠道产业>将对该期 Natur ...
-
与自然共生的朴门设计 | 旱地耕作技术
回复"教程",送你一篇特别的推送 气候变化正变得越来越危险.地下水短缺,物种灭绝和长期干旱正在导致全球后果.鉴于粮食生产日益困难的条件和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需要采取解决办法来控制这 ...
-
那一粒种子,将改变中国未来!
(一) 别以为这是标题党,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全球水稻种植总面积约25亿亩,其中,中国4.55亿亩,排世界第二,世界第一的是印度,6.52亿亩:但从产量看,全球水稻年总产量7.45亿吨,中国2亿吨,居 ...
-
Plant Physiology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李学勇课题组揭示调控水稻叶片卷曲的新机制
2021年1月13日,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李学勇课题组在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URL1-ROC5-TPL2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
-
一作解读|MP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揭示小麦重大品种基因组演变规律, 为解析育种“骨干亲本”找到突破口...
小麦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的主要口粮作物.建国70年来,我国育成了3 000多个小麦品种,为解决百姓温饱.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系统记录了这些品种的血缘关系,从遗传 ...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解析水稻适应长期波动光的光合生理调控机制
在自然界中,由于太阳角度改变.云层运动.相邻植物叶片遮挡以及叶片颤动等的影响,使得大田中光照强度通常处于频繁的波动变化中(波动光).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植物对波动光的短期响应,而有关大田作物对波动光的研 ...
-
杨裕生院士:实现“双碳”目标的若干科技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我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以下简称"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技 ...
-
碳资产市场启新章 益链科技:区块链助推我国“双碳”目标达成
在2014年4月,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人与 ...
-
兰典科技--从源头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解决PBS原料问题
随着"限塑禁塑"趋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开发绿色和经济有效的生物基工艺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意义.当下,生物可降解塑料PBS因 ...
-
百廿山大新征程,双碳目标新起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科技大赛在山大开幕
8月27日上午,"力诺瑞特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山东大学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雅玲,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 ...
-
“三电科技”战火升级,长安新能源如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当汽车行业纯电化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各车企都入主新能源赛道,长安喊出做"数字化电动汽车普及时代的引领者"的底气来自何处? 前方2264字符 需6分钟共享 2020年9月, ...
-
恒誉环保受邀出席202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并作主题演讲,以科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9月24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碳中和-循环经济在行动"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