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解析水稻适应长期波动光的光合生理调控机制
相关推荐
-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邓晓建/孙昌辉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储成才共同揭示水稻生物钟组件参与调控光周...
2021年3月19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邓晓建研究员和孙昌辉副研究员(共同第一作者)以及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储成才为共同通讯 ...
-
New Phytol: 上海交通大学张大兵教授在水稻光敏雄性不育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光周期依赖的雄性育性是现代杂交育种的关键因素.一种MYB转录因子CSA是水稻花药糖分配的关键调控因子,其破坏导致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然而,有关植物育性对光周期响应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 在这里,我们获得 ...
-
The Crop Journal | 扬州大学杨建昌教授评述两类新型植物激素缓解水稻高温胁迫的作用
▼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和气候的变化,高温胁迫已成为全世界粮食和营养安全的一个严重威胁.探索提高作物耐热性的途径以缓解高温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是当前植物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茉莉酸类(JA类) ...
-
Plant Physiology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李学勇课题组揭示调控水稻叶片卷曲的新机制
2021年1月13日,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李学勇课题组在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URL1-ROC5-TPL2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
-
J. Exp. Bot.|旗叶可以帮助提高水稻的光合性能
伊利诺伊大学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的一个团队研究了六种水稻中的旗叶诱导过程,即从低光过渡到高光后光合作用再次开始的过程.图片提供:Liana Acevedo-Siaca / RIPE项目 在水稻植物中,旗叶 ...
-
这不是科幻!浙江有座植物工厂
◎ 洪恒飞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成排的番茄树被安置在各自的"工位",室内环境数据由信息平台操控,农户只需做些修剪工作--位于湖州德清县的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综合体内,一座占地近40亩 ...
-
一作解读|MP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揭示小麦重大品种基因组演变规律, 为解析育种“骨干亲本”找到突破口...
小麦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的主要口粮作物.建国70年来,我国育成了3 000多个小麦品种,为解决百姓温饱.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系统记录了这些品种的血缘关系,从遗传 ...
-
科技前沿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张卫建团队提出粮食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双赢策略
该团队通过综合估测发现我国农业碳排放以甲烷(CH4)为主,约占70%(见下图),尤其是稻田和畜牧业.在国家粮食安全情景下,我国种植业碳排放已基本达峰,农业碳排放的峰值及达峰进程将取决于畜牧业发展及人民 ...
-
品佳作 | 何家英作品解析 母爱之美
点击图片回顾上.中两期精彩视频解析 上 属于中国人的形象之美 中 青春的样子 点击观看视频,了解不一样的何家英 点此了解该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 国家博物馆开馆时间:9:00 - 17:0 ...
-
品佳作 | 何家英视频解析 青春的样子
青 春 之 美 在上期的品佳作板块中,我们推送了何家英老师的两幅经典作品--<十九秋>和<街道主任>的视频解析,喜爱何老师艺术的您,是否觉得意犹未尽呢?(点击回顾上期精彩视频) ...
-
深度|从流量、供应链和管理解析SHEIN:长期主义的胜利
根据福布斯报道,SHEIN最新估值已达470亿美元.最近,市面上有很多关于SHEIN的分析文章. SHEIN到底做对了什么? 我认为,SHEIN创始人许仰天坚持做流量池的战略选择,体现了其强大的心力: ...
-
JIPB | 农科院作科所创制高产潜力的小麦新种质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夏兰琴课题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点敲除冬小麦品种郑麦7698中的 TaARE1 基因,获得了具有高产潜力的小麦 ...
-
PBJ | 作科所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出高抗性淀粉小麦新种质
近日,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点编辑敲除冬小麦品种郑麦7698和春小麦品种Bobwhite中的SBEIIa基因,分别获得了高抗性 ...
-
一作解读|mc-FISH解析新合成硬粒小麦-偏凸山羊草异源多倍体早期世代的染色体行为模式
异源多倍化是推动植物进化的重要动力,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机制.许多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如小麦.高粱.燕麦.甘薯和油菜等在其进化过程中都经历了异源多倍化事件.小麦族物种作为研究多倍化进化的经典样本,目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