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解读|MP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揭示小麦重大品种基因组演变规律, 为解析育种“骨干亲本”找到突破口...
相关推荐
-
[首藏作品](6274)全靠国产自育品种 小麦播种面积减少产量却大增
全靠国产自育品种 小麦播种面积减少产量却大增◎本报记者 马爱平粮食育种科技系列报道③杂交小麦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开发的主要粮食作物杂交种业,产业潜力巨大,预计每年可创造市场价值300亿元-500亿元,国内 ...
-
[首藏作品](5224)史上最全小麦基因组序列图集问世
史上最全小麦基因组序列图集问世将为育种开辟新途径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冯卫东)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领导的国际团队在一项对全球小麦生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 ...
-
一作解读丨中国农科院孙加强课题组揭示小麦驯化的分子机制
2021年2月1日,中国农科院孙加强课题组在国际植物学著名期刊New Phytologist发表题为"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TaLAX1 interacts wi ...
-
一作解读 |雄蕊发育相关PHAS位点在小麦基因组中的鉴定与进化研究
在植物中,存在一类特殊的PHAS (phasiRNA producing loci) 基因或者位点.PHAS转录本含有miRNA的识别位点,在miRNA的作用下,单链的PHAS前体被RISCs切割后在 ...
-
一作解读|PJ基于Oligo-FISH新技术体系解决小麦族物种染色体研究的难题
2020年11月19日,植物学重要学术期刊Plant Journal全文发表了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生物学研究中心杨足君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题为"An efficient Olig ...
-
一作解读 | 农杆菌介导的高效小麦基因编辑及其在后代中的遗传规律分析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已经在农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在小麦上进展相对缓慢.小麦基因组非常的庞大和复杂,每套基因组均相当于一个二倍体植物的基因组,而且小麦基因编辑系统与水稻. ...
-
一作解读|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景蕊莲团队发现调控小麦籽粒大小重要基因
小麦研究联盟推荐搜索 小麦 粒型 关联分析 籽粒大小是构成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DA1参与的泛素连接酶途径(包括GW2)是调控种子大小的关键途径之一.早期研究表明E3泛素连接酶SDIR1主要参与 ...
-
Plant Physiology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李学勇课题组揭示调控水稻叶片卷曲的新机制
2021年1月13日,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李学勇课题组在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URL1-ROC5-TPL2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
-
科技前沿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张卫建团队提出粮食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双赢策略
该团队通过综合估测发现我国农业碳排放以甲烷(CH4)为主,约占70%(见下图),尤其是稻田和畜牧业.在国家粮食安全情景下,我国种植业碳排放已基本达峰,农业碳排放的峰值及达峰进程将取决于畜牧业发展及人民 ...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解析水稻适应长期波动光的光合生理调控机制
在自然界中,由于太阳角度改变.云层运动.相邻植物叶片遮挡以及叶片颤动等的影响,使得大田中光照强度通常处于频繁的波动变化中(波动光).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植物对波动光的短期响应,而有关大田作物对波动光的研 ...
-
【一作解读】TPJ-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张爱民课题组与河北农业大学刘冬成团队合作,在小麦储藏蛋白表达调控...
作为小麦胚乳的重要组分,储藏蛋白赋予面团粘弹特性,是决定面粉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除了亚基的组成,储藏蛋白的含量也影响面粉的加工品质.储藏蛋白在胚乳中合成和积累.其合成主要受转录水平的调控.目前为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