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所以不殆
相关推荐
-
杨修被杀,除了他动摇军心之外,还有一个必死的原因
最近三国题材的电视剧比较多,前有<军师联盟>,后有<三国机密>.这些影视剧的热播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三国谋士-杨修.原本以为司马懿的对手只有诸葛孔明一人,但杨修的出场也让人眼前一 ...
-
赵芳丨如斯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鸡肋的诠释,更是来由于"杨修之死",据说东汉年间,曹操与诸葛亮作战,屡次战败内心苦闷,曹操非常郁闷,这天晚上,曹操族弟夏侯淳进到曹操营中 ...
-
《武帝纪》中的7个成语典故,你了解几个呢?
军师联盟剧照 其实今人常用的成语,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来源于历史典故,要么约定俗成,要么有教育意义.来看<三国志>中的典故吧,这次是<武帝纪>,主角是曹操,字孟德. 赃污狼 ...
-
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聪明绝顶,却选择了作死
上次我们讲了三国作死小能手祢衡的故事,当时和大家介绍过,祢衡谁都不服,只服两个人.一个是孔融,另一个就是杨修,而且还亲切地管他们两个人叫大儿子和小儿子.讥讽的是,这"父子三人"先后 ...
-
曹操处斩杨修,真是因为嫉恨杨修的才华吗?真相是什么?
杨修是官宦世家,其家族声名显赫,与袁氏家族并驾齐驱.杨修,也因聪慧机敏.才智出众,而被曹操授予重用,然而,杨修恃才傲物,因"鸡肋"一事,被曹操以扰乱军心定罪处斩.许多人说是曹操嫉恨 ...
-
定军山之战——万余蜀军出击下曹操天下野望的破灭
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脩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 ...
-
《道德经》第32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②.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注释] ①莫 ...
-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出自<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意思是,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名位.名位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明白了各自的制约,守好 ...
-
道经之九、盈而知止,不遗其咎...
帛书校订本: 埴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群之,不可长葆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白话通译本: 持续向埴器(粘土制的陶器)中注水,使其满盈,就会溢出来,不如适时 ...
-
知 止(深度好文)
<道德经>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会自取其辱:知道停止,就不会陷于险境,如此这样便能长久. 有为有不为,是君子的修养:拿捏得好分寸, ...
-
知止(汉语词汇)
知止是汉语词语,读音zhī zhǐ,意思是指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也指懂得适可而止,知足.出自<礼记·大学>.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知止 出自 <礼记·大学> 拼音 zhī zh ...
-
学而知止,止而重做
我是一个教书匠,教书本领强~ 每天1个学习.教育.生活的干货 这是灰灰龙的第125篇原创文章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哈~ 01 有没有见过一个人吃饭 一口接着一口 最后把自己噎着? 02 来看看吃饭的 ...
-
【兰溪研学】杭州“知止研学”到我社区学院研学
杭州"知止研学"到我社区学院研学 5月1日,正是国际劳动节放假,杭州"知止研学"开展"东南邹鲁,闲情偶记"研学活动.他们带着学生何家长一行1 ...
-
沙知止 副会长 国际易学联合会易经推广专业委员会
一葫堂主简介 [个人经历] 风水师沙知止,道号沙三灵. 十二年大型企业员工教育经验,十五年国学应用实战经验. 道教全真派二十一代弟子,正一派三十一代弟子. 中华易经协会组委会委员, 美国认证协会(AC ...
-
《大学》中接下来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个人只有明确了自己应该身处哪个位置,才能没有迷茫和犹豫。而后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规划人生,最后获得一个让自己满意的
<大学>中接下来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个人只有明确了自己应该身处哪个位置,才能没有迷茫和犹豫. 而后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规划人生,最后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