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如其人?不要当真,很多诗人的真实面目令我们意想不到
相关推荐
-
红楼梦写的是四大家族的兴衰吗?其余是背景,只有一个贾府而已
从读书的时候开始,我们接触名著红楼梦就被老师灌输,红楼梦是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来展开故事的,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是这样来记.在护官符中,这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关联,但是仔细通读全书,其实红 ...
-
后宫两美人素未谋面,有一次相见后,互相躲着对方
汉武帝不仅是雄才伟略的帝王,更是因为许多后宫的故事,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后宫佳丽众多,光是著名的女子,就有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王夫人.钩弋夫人等等,可见他的后宫规模不小.就是因为他的嫔妃 ...
-
李升华七律诗 无题
无题 朗啸狂书每日同,笺毫久伴石虚中. 余生盛气虽濒老,满腹清词却未空. 已是求枝三绕鹊,犹迷伏枥五花骢. 不知辛丑诗文后,能否再吟杨柳风? [注释]读唐李商隐<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 ...
-
品诗•黄平子读邢昊《位置》
黄平子读邢昊<位置> --<新世纪诗典>3703 位置 邢昊 一位老诗人 为了在现代文学馆 抢占一个 显赫的位置 人还好好的 就早早把遗物 给送来了 黄平子读诗:"一 ...
-
林黛玉的文化修养究竟有多高?她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答案!
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当中的佼佼,更是一个文化修养极高的人. 01 她出生于诗书之族的林家.母亲是贾府里的大家闺秀,父亲是前科的探花. 不仅出生的好,从小更是受到了特别好的教育.父母把她当作男孩子来养,从 ...
-
宝琴为啥不住蘅芜苑?宝钗搬走,为啥史湘云也要搬
题:宝琴为啥不住蘅芜苑?宝钗搬走,为啥史湘云也要搬?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
-
《咏白海棠》赏析
作者:风剪素缘(潇潇) <咏白海棠>是大观园众姊妺结成"海棠诗社"后第一次吟咏.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负责评诗,迎春限韵,惜春监场. 在黛玉的提议下,他们根据各自的性情爱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邢昊《我的前方只有不安》
我的前方只有不安 --新诗典三周年感言 邢昊 在无限的空间迷茫,得到的却是形而上的脓疮.吞云驾雾式的漫游,这是一个国家诗歌的青春期,骚动而显得格外幼稚.付出天国,是否真的就能获得大地?答案是否定的. ...
-
255 唐诗解读——李白之 《哭宣城善酿纪叟》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 注: 善酿纪叟:纪姓善酿酒的老者,名不详. 老春:纪叟所酿酒名.唐代酒名多带春字. "夜台"句:一作"夜台无李白&qu ...
-
西川:跟很多诗人比起来我就是强力诗人,我是一个有开拓精神的人
诗人西川:对我来讲,我曾经在<读书>上有一个发言,我里面有一个观点叫做短暂的现代和漫长的当代.就是所有没有被消化掉的这些问题全是当代问题,不论它在什么时候被提出来. 我甚至觉得晚清对我来讲 ...
-
李炜:真正不朽的,并不是诗歌和诗人,而是读诗的人 | 此刻夜读
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匿名调查方式,感谢您的参与!) 睽违三年,作家李炜带着新作<永恒之间:一部与时间作对的西方诗歌史>重回读者的视野.该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为新一代的华语写作者 ...
-
[随笔]《诗人街》是向所有写诗爱诗的人致敬的一部书
<诗人街>,是向所有写诗爱诗的人致敬的一部书 只有深入诗,广泛阅读诗,诗人才有可能找到写诗的感觉.要想写好诗,除了阅读还不行,你还要深入思考你与诗的内在关系.诗,任何一首诗都不是独立 ...
-
每一个读诗的人都是潜在的诗人
诗歌闲谈(四) --每一个读诗的人都是潜在的诗人 文/平眉 诗歌的修辞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则是文学语言中表达最纯粹最精炼的一种形式.诗言志.诗是诗人心灵的舞蹈,诗是诗人灵魂的表白.每一首诗诞生, ...
-
二月的诗·新作快递第一辑·女诗人八人诗选
□二月的诗·新作快递第一辑·女诗人八人诗选 目 录 月 光(外一首)/清 岚(杭州) 会开花的房子(外二首)/孔 莉(许昌) 二月春风是剪刀(外二首)/虞素琴(玉环) 海棠红(外两首)/静若夏 ...
-
读了岑参的这首诗《戏问花门酒家翁》,才知道他是个幽默的人,其实唐朝诗人都挺幽默(该文内还有李白《戏赠杜甫》等、欧阳询《嘲萧瑀射》《嘲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嘲欧阳询》、杜牧《嘲妓》、崔涯《嘲妓》)
林语堂老爷子曾经说过:幽默是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种元素.正是因为幽默,才会让人生更加富有活力.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唐朝的诗人,大多数都像杜甫那样,整天皱着个眉头,好像谁都欠他钱似的,一边流着泪一边书写国 ...
-
李贺的一首咏竹诗,竹子的形象与诗人合二为一,读来让人感慨不已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素有"竹子王国"之称.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史上,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普通人家,大家对竹子都有着同样的喜爱之情,他们 ...
-
很多寺庙出家师父创作的禅意诗联质量惨不忍睹,专业诗人呼吁有司出手
尊敬的文化和旅游部 .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领导: 我叫黄胤然,是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欧美同学会会员.自幼受家学影响,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现从事以诗创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创意,以及文化监理.文创优 ...
-
很多诗人钟爱莲花,唯独少年时期的鲁迅,写出了经典七律莲蓬诗
自古以来,很多诗人都钟情于写"莲花",比如唐代温庭筠所作的<莲花>:"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唐朝的王昌龄<采莲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