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大黄汤
相关推荐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2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字面意思是说:太阳病,外证依然存在,脉是浮弱的,治疗上依然需要通过出汗的方法,这时应该用桂枝汤一类的方剂. "宜"字说明不是 ...
-
太阳表证未解,内有实热积滞,腹满实痛,大便不通
[别名]桂枝大黄汤.桂枝芍药大黄汤.桂枝加芍药大黄汤 [组成]桂枝3两(去皮),大黄2两,芍药6两,生姜3两,甘草2两(炙),大枣12枚(擘). [功效]发表疏里.外解太阳之表,内攻太阴之里实. [主 ...
-
伤寒论24条
<伤寒论>说"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而不解,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这是伤寒论治表证水平最高之条文,拿下此条才意谓着拿下表证了.这是太阳病兼阳维脉病. 发热 ...
-
《伤寒论小结之四》太阴病篇总结,干货,赶紧收藏
一.太阴病提纲: 原文<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 病机: 伤寒失治误治,外邪入阴的首站,为中焦阳气虚衰,脾胃机能减退,寒湿 ...
-
《伤寒论》太阴病篇学习摘要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 太阴叫做始阴,少阴是阴之中,厥阴是阴之尽,阴的尽头,刚开始进到少阴,到了厥阴还没治好就危险了,中医就是想尽办法让三阴不受邪,刚开始都是太阴,开处方时,不管病进入少阴.厥阴,随时都顾 ...
-
读书摘要——《万病回春》
饭后收拾妥当后,爱人与犬子玩耍,我则翻看起<万病回春>. 作者龚廷贤书在历史长河中算不上出名,但书中却有很多大名鼎鼎的方子,比如升降散(内府仙方).荆芥连翘汤.温清饮.分消汤等等.我本人也 ...
-
经方心裁(85)桂枝加大黄汤:妊娠恶阻便秘
桂枝加大黄汤 [原文]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伤寒论>(279) [组成与用法]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 芍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大黄与芍药,生姜大枣同甘草: 健脾活络兼导滞,腹满时痛症可消.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大黄. 功效: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化瘀导滞. 主治:脾瘀血重证.症见脘腹疼痛,痛性剧烈,固定不移 ...
-
经方: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大黄汤 [原文]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一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伤 ...
-
桂枝加大黄汤:通阳益脾,化瘀导滞
大黄 "大黄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杀,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神农本草经> 条文汇参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 ...
-
《金匮悬解》黄疸,猪膏髮煎,桂枝加黄芪汤,大黄硝石汤,小柴胡汤,小建中汤
黄疸十九 诸黄,猪膏髮煎主之. 诸黄,湿热瘀蒸,膀胱闭癃,猪膏利水而清,发灰泻湿而开癃也. 论:治水气者,发汗与利小便.黄疸者,从湿得之,故也适用发汗与利小便之法.猪膏发煎,重点在泻膀胱闭癃,通利膀胱 ...
-
十八岁的学医日记:藏医学下的桂枝加龙牡汤
2018.08.02 晴转阵雨 星期四 师说:"学贵沉潜,非浅尝者能涉猎:功夫贵静定,非浮躁者能修成." 师为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许多富有豪情的经典 ...
-
『名医经验』桂枝加黄芪汤消晨汗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签兴 患者张某,女,35岁.于2013年7月9日初诊. 主诉:每日清晨睡醒后约三四分钟,便觉自身闷热,心中烦乱,随即遍身汗出,但汗出量不多,仅周身贴身衣物微湿而已,汗出之后 ...
-
桂枝加黄芪汤
[方剂名]桂枝加黄芪汤,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芍药各三两(各9克),甘草二两(6克),生姜一两(9克),大枣十二枚(3枚),黄芪二两(6克). [用法]水煎温服,服后饮热粥 ...
-
桂枝加栝楼汤——变态反应性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落枕、颈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
青龙中医 阅94转32021-01-20 分享收藏 瓜蒌桂枝汤是<金匮>治疗柔痉的方剂,以瓜蒌根(天花粉)加桂枝汤组成.柔痉之病是因外感风寒,过汗或误下,耗拐津液,致筋脉失养所造成的.桂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