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旦角经典唱段解析和学唱之五:《红娘》

第八讲旦角经典唱段解析和学唱之五:

《红娘》“小姐呀你多风采”

旦角的五个派别:梅、程、尚、荀、张派中,荀派是属于特点比较突出的一派。“荀派”艺术,侧重于表现天真活泼、稚气十足的少女,以演花旦、闺门旦为主。所以人物的面比较窄一些。但是正因为是演一些天真稚气的少女,所以其特点是张扬、柔婉、妩媚、甚至性感。

荀慧生先生融青衣、花旦、花衫、刀马旦于一身,并吸收了小生、老生和老旦的演唱技法,结合自身条件,标新立异,创建了风格独特的荀派表演艺术。

他提倡旦角动作要美、媚、脆。强调旦角每个动作都要给人以美感,要求演员把女性的妩媚闪现于喜、怒、哀、乐、言谈举止之中,同时身段动作变化多姿,尤其讲究眼神的运用,角色一举一动、一指一看都要节奏鲜明,使观众醒目,演员一出场就光彩照人,满台生辉。所以他的表演感情细腻,活泼多姿、文武兼备,唱做俱佳。

正由于荀派的这些特点,唱腔更多的运用二黄板式。代表剧目《红娘》和《金玉奴》中的两段二黄唱腔都是脍炙人口的。

学习荀派唱腔时,很重要的一条是对其中“美、媚、脆”尺度的把握,深了太过夸张,浅了没了特点。其实难也就在于此,要慢慢的考究和理解。

1 《红娘》“小姐你多风采”唱段的解析和学唱。

先说说故事梗概。京剧《红娘》取材于《西厢记》。《西厢记》是我国古代爱情戏中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之一。它的故事梗概:书生张珙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里一见钟情,他们不顾封建势力的阻挠,挣脱礼教的束缚,有火一样的热情互相追求,经过曲折的斗争并消除种种误会矛盾,终于在侍女红娘费尽心力的帮助下,私自结合。崔母发觉后,经红娘的据理力争,又恐家丑外扬,只好承认婚事,但要求张珙立刻上京应考。于是两人又被迫分离,直到张生中举归来,才和莺莺团聚。

红娘作为一个丫鬟,本来是一个下层的小人物,怎么成了戏曲的女主角了?首先是荀派比较适合去演这一类人物。更主要的是红娘这个人物也有值得褒扬的地方。

红娘本不是一个好管天下姻缘的“多事”人,她所以卷入崔、张的婚姻中,由旁观者变为“热心人”,其原因概括起来有三:一是感激张生侠义地救了她们一家人。二是她不满老夫人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三是她认为小姐与张生郎才女貌,是天生地设的一对。所以,红娘所为绝不仅仅是出于“热心”,而是义与勇的表现;而红娘这一个人物的内涵也不只是一个牵线搭桥者,而是中华民族一种美好道德的象征。这种道德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牺牲自己,见义勇为;以自己无私的辛劳,成全他人的幸福。

学唱这一段时,请注意几个关键部分:“小姐你多风采”是一段非常典型的荀派“枣核形”音型唱腔,即由弱渐强、再由强渐弱的音型,能很好地表现强弱对比的旋律。例如:“君瑞你大雅才”中的“雅才”,“月移花影玉人”中的“花影”、“一双情侣称心怀”中的“一双情侣”等,都是这种“枣核形”音型。这种音型要求在演唱时,既像波浪一起一伏,波峰浪谷,又像呼吸一样,一浅一深,张弛有致,强弱分明。只有这样唱出来,才能把小红娘那种柔媚婉转的美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唱词是:

【反四平调】

小姐呀小姐你多风采,君瑞呀君瑞你大雅才。

风流不用千金买,月移花影玉人来。

今宵勾却相思债,一双情侣称心怀。

老夫人把婚姻赖,好姻缘无情地被拆开。

你看小姐终日愁眉黛,那张生只病的骨瘦如柴。

不管那老夫人家法厉害,我红娘成就了他们鱼水和谐。

2 曲谱是:

网上试听或下载:

http://www.jingjuok.com/qk/popwin2.asp?id=463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