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冏:晋惠帝堂弟,诛杀逆臣司马伦的功臣,为何会迅速败亡
相关推荐
-
八王之乱规模升级——赵王篡位与三王起兵
291年,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都被皇后贾南风用计诛杀,西晋大权旁落贾南风手中. 如今,这个歹毒女人所忌惮的所有政敌,都已经被诛除,她在朝中一手遮天,以为无所不能. 不过,她还有一个心头之患-- 皇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晋惠帝
司马炎去世. 太子司马衷即位,就是晋惠帝. 司马炎曾经想找司马亮辅佐太子,此时司马亮害怕杨骏,不敢来吊唁司马炎. 有人说司马亮要讨伐杨骏,杨骏也很害怕,告诉太后和晋惠帝,想让石鉴.张劭出兵讨伐司马亮. ...
-
激荡四百年:司马伦称帝干尽荒唐事,司马冏不服低首举义兵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9篇 将朝中的反对势力清扫一空后,司马伦的野心开始极度膨胀,甚至将篡位一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为了造势和蛊惑人心,司马伦让牙门赵奉诈传司马懿的神语,散布 ...
-
孔子担任大司寇,为何下令诛杀少正卯,还将其暴尸三日?
孔子诛杀少正卯,可以说是其一生中无法洗刷的污点.我们都知道,孔子创立儒学,被奉为儒家圣人,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育家,在道德情感上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完美地步. 那么,孔子为何要杀少正卯,以致于暴尸三日 ...
-
激荡四百年:司马颖神操作收买人心,司马冏乱朝纲朝野失望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2篇 面对两个摄政王并立的复杂局面,司马颖的心腹谋主卢志对他道:"两雄不能并立,如今之计,不如将辅政之事交给齐王,大王假借太妃生病回去省亲, ...
-
激荡四百年:司马颙消极平叛积极内斗,司马冏众叛亲离身死族灭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3篇 益州自古以来被誉为天府之国,也是刘备建功立业的地方,对于晋朝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他们不可能不管. 由于益州属于司马颙的节制范围,平叛最终落在了他 ...
-
激荡四百年:司马伦称帝,孙秀专擅朝政,司马冏首举义兵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9篇 将朝中的反对势力清扫一空后,司马伦将篡位一事提上了议事日程,他先让牙门赵奉诈传司马懿的神语,散布谣言称:"司马伦应当尽快入西宫即帝位. ...
-
激荡四百年:司马伦使出连环计,借司马遹之死反杀贾南风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6篇 不过,率先站出来为司马遹讨公道的并非什么重臣,而是两个小人物,右卫督司马雅和常从督许超,他们都曾在东宫任职. 由此观之,司马遹并非十足的奸恶之徒 ...
-
在司马冏逮捕贾南风的同时,用“诏书”召见...
在司马冏逮捕贾南风的同时,用"诏书"召见贾谧,将要杀死他,贾谧挣脱武士们的包围,狂奔到西面的大钟之下,大声哀叫:"姨妈,救我!"武士追及,砍下了他的人头. 等贾 ...
-
司马懿诛杀曹爽三族,仅漏掉一人,结果司马家族被他赶尽杀绝
古代经常有"诛灭九族"."斩尽杀绝"."斩草除根"的灭门惨案,这是掌权者或者统治者为了杜绝无穷后患,要想夺得权力以长久掌权,心狠手辣是必要条 ...
-
司马懿千算万算,却漏掉一个孩子,最终此子逆袭,灭了司马一族
三国时期,有众多出色的谋士.诸如郭嘉,诸葛亮,许攸,徐庶等人.然而,真正笑到最后的却只有"司马懿"一人而已.司马懿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华,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最后更是辅佐曹丕上位,成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