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13方——葛根汤
相关推荐
-
葛根汤——重症肌无力,痉病,荨麻疹
30重症肌无力 1967年4月,有一位42岁女患者前来求治.该妇女十分消瘦,没有精神,面部毫无表情.三年前初发病时,眼珠不能转动,视物不清,有复视,眼睑下垂,摄食有噎感.鼻子堵塞,不能言语,且手足无力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葛根汤医案解析(57)
3.4.1-葛根汤医案解析 这个葛根汤的医案,一个是许叔微的,一个是罗千福的,我想这两个都是很标准的啊,所以就知道恶风.无汗.脑勺僵硬,连到背上僵硬那就是用葛根汤,这个我们都知道.那主要是他们在解释这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五)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第一个讲的就是痉,所谓痉,讲的就是脑膜炎:湿,讲的就是风湿:暍,就是中暑.对痉湿暍,也就是脑膜炎,风湿,中暑,如何来治疗. 不要看短短的一篇,这短短的一篇,把所有的病都治完了,这就是经方,只要会用,药 ...
-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12)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痉病 四.证治 (二)刚痉(葛根汤证) [代表原文]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12) [白话语释] 提要: ...
-
金匮要略论痉病证治及临床医案解析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金匮要略论痉病丨文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第120篇原创文章 痉病是一种因实而邪壅经络或因虚而筋脉失养所引起的,以项背强直,四肢抽 ...
-
解析葛根汤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前言: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师承教育一般以师授为主.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 ...
-
用葛根汤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介绍-摘
一.对脑膜炎的认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西医的病名,但从其 症状的表现,类似中医的痉病,按痉病由风引起,但风有内风和外风之别.内风多由温邪化火,内窜厥阴,迫动风阳; 或由阴虛血少,木失涵养,肝风搧动, ...
-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12-93
桂林本伤寒论12.18 伤寒脉微而复利,利自止者,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解释(阴证下利) 一开始是感冒的症状,然后脉越来越弱,拉肚子,拉到人被抽干停止. 四逆加人参汤治疗,同样是补阳加补津液.但 ...
-
经方百案研读 017:前额痛(白虎汤加减)
一七 前额痛 [原文] 张某,女,26岁,北京市门头沟人.患者前额痛,兼见口噤拘急难开,吃饭不能张口,如果强张,则两侧颊车处肌肉酸痛难忍.迭用中西药治疗弗效.问其口渴否,病人答曰渴而思饮.且口中有 ...
-
伤寒论113方速查(很强大)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 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五苓散 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术 肉桂 桂枝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 桂枝加桂汤 于桂枝汤内加桂二两 桂枝人参汤 桂枝 人参 甘草 白术 ...
-
伤寒论113方
伤寒论113方 1.桂枝汤 5味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 ...
-
【中医】伤寒论113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八月阅读排行榜 [西医]解剖学大图版 [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名方精选 [中医]中医金句100条 [中医]中医治病法则120条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表[内附口诀] [中医]傅青主女科方解歌诀总结版 [中 ...
-
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 ...
-
干货分享:伤寒论113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导读:本文总结了<伤寒论>113方方药组成与煎煮方法服药禁忌等,且后附有汉代方剂剂量与现代的换算.值得收藏与分享!经方是我们中医人的财富,不可弃之如草芥,亦不可束之以高阁!有老师感叹,现在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葛根汤
太阳项背强几枢,虽有恶风汗却无: 桂枝汤方加麻葛,阳明合病亦可除. 组成: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主治:外感风寒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下 ...
-
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 – 经方派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 ...
-
伤寒论113方集锦
伤寒论113方集锦
-
伤寒论113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