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现 | 保宁庵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赵亮作品:阴阳李生序列(连载之三)

    阴阳李生序列 李生与朱苗陈三姓恩怨(三) 文:赵亮 老家芦村周边朱姓人数众多,有七个谢家八个朱家的说法.明初朱姓先祖与赵姓.穆姓.李家.谢家.程家同时从山东移民而来,散居颍州.陈州之间,目前多集中在皖 ...

  • 游一趟黄梅山的感受就是不一样

    游黄梅山 张世周 黄梅山,位于千阳.凤翔.陈仓三县区的交界处,进入酷暑的六月天,天气异常闷热,迎着炎炎烈日,我们一行三人从冯家山水库大坝开始,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走过一弯又一弯,翻过一岭又一岭,一路上 ...

  • 华县金惠乡毛家沟(原名叫苗家沟)二仙庙的由来

    邮箱:3125136050@qq.com 毛家沟二仙庙的由来 口述人 毛彦生 整 理 孙水法(1984年7月) 华县金惠乡西北面的毛家沟(原名叫苗家沟),有个二仙庙,这里传说着二位"仙人&q ...

  • 00后小花邓恩熙 她的未来很有“爆相”

    上周,爱奇艺有一部很有趣的超级网剧<私奔的外婆>开机了. 少见的女性公路题材,取材自匡扶摇创作的同名漫画,讲述了一个为了寻找私奔的外婆,外婆的孪生姐姐婆姨和外孙女一起踏上寻找外婆的旅程,逐 ...

  • 赵成现 | 两毛钱

    前两天,看电视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讲述了自己小时候一个心酸的故事--那年春节前,喜欢蹦跳的孟广禄一条裤腿烂了一个口子,他母亲想买一轱辘线缝补一下他的裤子,让他过个好年.当时,一轱辘线就七分钱,而 ...

  • 赵成现 | 跑旱船

    大年过到闹元宵应该结束了,然而家乡人却还要再过正月十六,并且还有传统的民俗在期待着没有过够年的人们去传承. 正月十六早上起床后,各家各户先放一挂鞭炮,算是辞年.然后开始做早饭,早饭一般是稀饭,配上前一 ...

  • 赵成现 | 情系七里河

    星期天闲着无聊,同邻居一起到七里河边剜荠荠菜.因为时令适至春分前后,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大地,万物复苏,到处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虽然开春以来,雨水稀少,空气干燥,但是靠近河边,各种杂草还是显得生机勃勃. ...

  • 赵成现 | 采茵陈

    下午放学,看看天色还好,就约妻子一起下河采茵陈.因为天气预报说,明天又要降温,并且随后连续几天有雨雪,再不去采茵陈,恐怕就要错过采到真正茵陈的时机了. 茵陈是一种中药,属于菊科植物.<本草拾遗& ...

  • 赵成现 | 夜阑卧听风吹雨

    寒露过后,农民们开始腾地备耕小麦,田野里一大块一大块的红薯秧也挣扎不了几天.虽然说"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但是大家还是要趁天赶紧腾地翻耕,遇到墒情好把种子播种到地里才算吃了定心 ...

  • 赵成现 | 空筒袄

    临近冬至,气温骤然下降,早上晚上均在零下几度,一股股凉气在西北风的吹拂中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人们开始加衣服.戴口罩,想尽一切办法对付严寒.我也赶紧找羽绒服.棉裤.皮靴.手套.耳帽等严冬中必须的衣物, ...

  • 赵成现 | 香椿头儿

    清明前后,万物复苏,各种树木憋足了一个冬季积攒的力量,尽情地吐出自己那绿枝嫩叶,在微风中自由自在地显摆着.香椿树这时候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地在枝头安上鹅黄色的嫩叶,家乡人把这鲜嫩的香椿芽称作香椿头儿, ...

  • 赵成现 | 一碗端

    一碗端是邓州乃至河南人民传统的饮食习俗,也是家乡人民引以自豪的生活习惯. 一日三餐,是人人都少不了的补充营养方式,况且还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里慌"的俗语在提醒着人们.而家 ...

  • 赵成现 | 三月三

    三月三,去登山. 在家乡,有一句延续了千年的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并且把三月三称为上巳节,因为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人们为了纪念黄帝,就在三月三这一天举行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