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和《金瓶梅》法文译者安德烈·莱维教授交谈(首发)

(0)

相关推荐

  • 孙超:论《金瓶梅》中的山东文化素

    "文化素"(Cultureme)是加拿大人类学家波亚托斯首先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指的是通过符号感觉到或认识到的文化单位"1.它为这样一种新思路服务:" ...

  • 王思豪:理解与慈悲——秋水堂主的《金瓶梅》学思论

    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谓: "   凡著中国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 ...

  • 读《金》札记(六)

    读<金>札记(六) 回目: 第六回 何九受贿瞒天  王婆帮闲遇雨 词话本作:西门庆买嘱何九  王婆打酒遇大雨 此回写武大死后事.情节与<水浒传>有不同处. 时间: 光阴迅速,日 ...

  • 《金瓶梅》里的“下书”二字

    <金瓶梅>里的"下书"二字 吴营洲 "下书"二字,在汉语词典中仅有三个意思:一,投递书信:二,致送婚约:三,送达战书.但在<金瓶梅>中, ...

  • 为什么说《金瓶梅》是一部“暴露”小说?因为它暴露了太多丑陋

    大约正因为鲁迅先生曾以"描写世情.尽其情伪"来涵盖<金瓶梅>全书,大约也由于<金瓶梅>在问世数百年来一直是一本"不名誉的书",所以当今日 ...

  • 《金瓶梅》中的诗词

    <金瓶梅>是古典小说代表作,自然也有不少诗词.不过,由于<金瓶梅>又有"词话本"和"说散本"的区别,比较起来,作为小说,"说散 ...

  • 曾庆雨、郭慧杰:2017年(大理)第十三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年11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云南民族大学.大理大学主办,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大理大学文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十三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暨明清 ...

  • {品读}马瑞芳:马瑞芳品读金瓶梅第一百讲【结束语】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马瑞芳,马瑞芳品读金瓶梅课程,历时几个月,现在到了最后一讲. 感谢听众朋友热情支持,感谢喜马拉雅各部门的朋友认真负责.强有力的运作. 现在,到了唱骊歌.说再见的时候. ...

  • 金学论著~马瑞芳:《金瓶梅风情谭》

    <金瓶梅风情谭>马瑞芳 著 商务印书馆(2013) 目    录 1. 饮食男女 细枝末节 2. 西门庆骑着大白马 3. 潘金莲的鞋杯 4. 李瓶儿的百颗明珠和银香球 5. 春梅必须梅开二 ...

  • 马瑞芳:床·琴棋书画·俗曲·魇胜 ——再论《金瓶梅》给《红楼梦》提供写作妙诀

    人情长篇小说开山作<金瓶梅>给<红楼梦>且不仅<红楼梦>提供细枝末节写人情写作妙诀,从床文章.到琴棋书画,从俗曲寓命运到魇胜捣鬼,都有精彩例证. 床的兴衰密码 在& ...

  • 马瑞芳谈枕边书

    <中华读书报>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01 您看得最多的书是什么? 马瑞芳:当然是明清文学典籍和古今中外小说及小说理论.我1980年开始给山东大学中文系七七 ...

  • 马瑞芳:蒲松龄和梦中情人顾青霞

    聊斋爱情描写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作者却是穷苦的.地位低下的秀才.他为什么能写那么多爱情小说?想从蒲松龄生活中寻找千变万化的爱情故事原型走不通.那么,聊斋互不重样的爱情小说何处而来?天上掉下来? 可以说 ...

  • 马瑞芳:蒲松龄墓“考古”发现的访谈

    蒲松龄十八岁时奉父母之命和刘氏成亲.刘氏荆钗布裙,少言寡语,讲究实际.蒲松龄和她是柴米夫妻.贫贱夫妻,不是神仙眷侣.浪漫情人.这一点,蒲松龄的<述刘氏行实>写得非常清楚. 蒲松龄画像 奇怪 ...

  • 马瑞芳:红楼人物淀山游

    端木蕻良真是出口解颐,他说:中秋月圆之后,九九重阳之前,我们来自二十多个省市的代表齐集上海,天罡地煞恰是一百单八,与会女将正凑上十二金钗.满地黄花,人杰地灵,我们的会可谓上应天时,中得地利,下应人和. ...

  • 读书︱马瑞芳:诺贝尔文学奖和《聊斋志异》

    作者:马瑞芳,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莫言的诺奖致词直接受聊斋故事影响,<聊斋志异>构思模式对莫言小说的影响更是随处可见.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称自己是"讲故事的人" ...

  • 马瑞芳:红楼故事和文本写法

    说明: 马瑞芳<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学>第九章<红楼梦的构思艺术>中的三节即第七节<红楼故事和文本写法>第八节<一条主线和三条辅线>第九节<三种相辅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