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诊碎玉《伤寒论》第2条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
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温病,热,湿热.不管是哪种都来自伤寒. 冬天主收藏,气候是寒冷,这是正气,在伤寒论中会有时疫,就像今天的新冠肺炎,冬天本来是寒冷的,如果气候与节令不和,冬行春令,这个时候不男女老 ...
-
伤寒辨误之一——表证是什么?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兼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咽喉痒痛等证. [理候分析]由于六淫邪气客于肌表,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郁而发热.卫气受遏,失去温养肌表的功能.肌表得不到正 ...
-
【健康课堂】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
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的冠世医著.该书总录方113首,而序列第一的就是"桂枝汤". "桂枝汤"的组成,<伤寒论>原文 ...
-
《伤寒论》笔记(1——10条)
《伤寒论》笔记(1——10条)
-
《伤寒论》002期 | 郝万山
太阳中风提纲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解释: 脉缓:与紧脉相对而言,指脉象松弛,弛缓,柔软,非指平人脉来四至,从容和缓之缓脉.在"太阳病"三字的前提下言 ...
-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4期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3期 第10条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解字已解.家字.了字也解了. 湿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寒家,表解而不了了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1条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提要:太阳病提纲证,也是表证.表病.提纲. 1)浮脉是表证的主脉,其脉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太阳受邪,正邪交争于体表,气血拒邪于外,故脉来亦应之而浮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3条
[伤 寒] 第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提要:太阳伤寒脉证.也是太阳伤寒提纲证. 1)太阳病:具备提纲证三要素,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以后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4、5条
第4条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第5条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提要:这两条是分辨伤寒传与不传不是以时日来判定,脉证才是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6条
第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8条
第8条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提要:太阳病的病期.自愈之理及预防再经的治法. (1)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故也:&qu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26条脉洪大在临床中的意义
从25条和26条区别脉洪大在临床中的意义 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提要:热盛气津两伤证治. 本条与第25条互参 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 ...
-
临诊碎玉-《伤寒论》释义发微之太阳蓄水蓄血辩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1):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2)者,五苓散(3)主之.[71]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诛 茯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经方学习思路
经方的定义:经方医学通常简称"经方",是我国医学自医巫分家产生的原创思维理论体系.其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上承<神农本草经>与<汤液经法>.其主 ...
-
临诊碎玉《伤寒论》学习重要条文汇总方证对应要点
临诊碎玉《伤寒论》学习重要条文汇总方证对应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