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闲章珍藏 100枚欣赏(二)
相关推荐
-
【湖南】彭心怡《写给主编王老师的一封信》
写给主编王老师的一封信 吉星小学 彭心怡 敬爱的王老师: 您好! 我叫彭心怡,心想事成的心,心旷神怡的怡.现在读小学四年级,很高兴在中外作家网上认识了王老师,虽然我没真的见过您的真容,但是我能想象到王 ...
-
【湖南】彭心如《炎热的夏天》指导老师:肖丹阳
炎热的夏天 吉星小学一年级 彭心如 炎热的夏天,一天比一天热,太阳火辣辣的像个大火球,到处都能听到知了的鸣叫声,树叶由浅绿色变成了深绿色,绿油油的小草也越来越茂密了,就像给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地毯.男孩们 ...
-
【湖南】彭心如《美丽的秋天》指导老师:肖丹阳
美丽的秋天 吉星小学二年级 彭心如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个丰收的好季节. 秋天的果园里结满了红彤彤的果实.你瞧!一个个的苹果羞红了脸.黄澄澄的柠檬像一盏盏的小灯笼挂在枝头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红通通 ...
-
懂比爱更重要
懂得,是一种欣赏,一种默契,一种幸福.懂得,是成功时的把盏言欢.懂得,是失意时的真诚慰藉.懂得,是黑暗里的一道光,是夏日里的一抹清凉.1.懂是无声的陪伴有时候,最好的安慰,就是无言的陪伴.在一个人遇到 ...
-
彭大艳:绿茶(外一首)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比起你的大名 如洞庭碧螺春 西湖 ...
-
历代政权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四)
乞伏[陇西]鲜卑(汉桓帝时-公元385年) 1.乞伏纥干(约汉桓帝.灵帝时) 2.不详(公元?-公元?年) 3.不详(公元?-公元?年) 4.不详(公元?-公元?年) 5.乞伏祐邻(约公元265-公元 ...
-
【精品名家文学】隆重推荐 姚崇实 先生《时代佳作 专辑》2021031708
会长:王世春 总编:卢春志联合推送[新中国70周年杰出诗星文豪百强榜]至尊荣誉 [比投网]和[神州文学家园]联合推出2019 [名家佳作欣赏] 姚崇实(河北)初夏漫吟夏至景犹鲜,徜徉山水边.花红濡 ...
-
彭彧:心无处可逃
[作者简介]彭彧,女,湖南省邵东县人.研究生学历,外语讲师,省级普通话等级测试员,邵东县作家协会会员.擅长诗歌.散文.演讲.朗诵.主持.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LTWCHJL1首发此文,欢迎 ...
-
元明清闲章珍藏 100枚欣赏(三)
莲花峰顶三生梦 [梅 青] 隶家生活 [王] 冷澹生活 [高士奇] 可为知者道 [梅 清] 可得神仙 [朱 耷] 只可目怡 [高士奇] 武 意 吴会孤云 [金俊明] 我是如来最小弟 [傅 山] 我师古 ...
-
元明清闲章珍藏 100枚
印章自秦汉以还,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秦汉除官印外,多刻姓名.字号,也有少量吉语,至宋元,闲章始盛.明清以后,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其文字上.艺术上趣味,已不可与以前同日而语. 从闲章上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 ...
-
元明清闲章珍藏100枚
印章自秦汉以来,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秦汉除官印外,多刻姓名.字号,也有少量吉语,至宋元,闲章始盛.明清以后,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其文字上.艺术上趣味,已不可与以前同日而语. 从闲章上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 ...
-
元明清闲章珍藏 100枚【精】
印章自秦汉以还,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秦汉除官印外,多刻姓名.字号,也有少量吉语,至宋元,闲章始盛.明清以后,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其文字上.艺术上趣味,已不可与以前同日而语. 从闲章上往往可以看出一 ...
-
元明清篆刻闲章100枚精赏
查看篆刻知识技巧 印章自秦汉以还,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秦汉除官印外,多刻姓名.字号,也有少量吉语,至宋元,闲章始盛.明清以后,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其文字上.艺术上趣味,已不可与以前同日而语. 此子宜置丘 ...
-
清代宣统二年(1910)地方钱庄票大智门铜元100枚
清代宣统二年(1910)地方钱庄票大智门铜元100枚.官字9号,有摺,轻微有孔及裂.
-
【篆古今】名家闲章100枚,个个都是精美的篆书作品。
闲章,指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从秦汉时的吉语印演变而来,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 专门从事篆刻与书画的艺术家,一般都有许多印章.这许多印章,除姓名.字号用章外,其 ...
-
[赏心悦目]名家闲章100枚赏析
11元下订锐际,600倍订金膨胀 广告 闲章,指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从秦汉时的吉语印演变而来,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 专门从事篆刻与书画的艺术家,一般都有许多 ...
-
齐白石闲章58枚欣赏,不容错过!
查看篆刻知识技巧 空间分割大起大落, 单刀切石,大刀阔斧, 横冲斜插, 猛利狂悍,痛快淋漓. 这便是齐白石的篆刻. 齐白石篆刻初学浙派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 从汉<祀三公山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