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卷三·真藏脉义
相关推荐
-
叶天士-便闭
便闭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之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东垣大升阳气.治在脾也今能食不运.医家悉指脾弱是病.但诊脉较诸冬春.盛大兼弦.据 ...
-
《四圣心源》真藏脉义
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 ...
-
《四圣心源》:卷三·6真藏脉义
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 ...
-
真藏脉义
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 ...
-
《四圣心源》药性与脉法
四圣心源药性 人参,桂枝=扶阳达木. 人参,干姜=助阳补火. 甘草,茯苓=培土泻水. 黄连,白芍=清心除烦. 附子,川椒=暖水温肾. 附子,砂仁=暖水行郁. 干姜,附子=暖脾温肾. 干姜,砂仁=温中破 ...
-
黄帝密码|胃气与真藏脉
<厥阴风木--中医肝象的想象>.丙烯.本然绘 2.胃气与真藏脉 在<内经>理论体系中有个很明显的事情,那就是现代医学目脉搏与心跳的关系,是很清楚的.而且人心跳的存在,无论如何都 ...
-
《四圣心源》寸口人迎脉法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候五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府.以太阴为五藏之首,阳明为六府之长也. 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 ...
-
《四圣心源》:卷三·四时脉体
天地之气,生长于春夏,收藏于秋冬.人与天地同气也,阳气生长,则脉浮升,阴气收藏,则脉沉降.是以春之脉升,夏之脉浮,秋之脉降,冬之脉沉. <素问·脉要精微论>: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 ...
-
《四圣心源》:卷三·4三部九候脉法
十二经皆有动脉,上部之动脉在头,中部之动脉在手,下部之动脉在足,是为三部.一部三候,是为九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足 ...
-
《四圣心源》:卷三·3寸口人迎脉法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候五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府.以太阴为五藏之首,阳明为六府之长也. 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