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 善于思而勤于行,内向的人如何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

内向的人不愿意有求于人,宁愿自己走些弯路,也不愿主动请他人帮忙。

内向的人很要面子,宁愿自己吃些亏,也不愿让别人小看自己。

内向的人不善言辞,常烦恼于如何交际。

导读:平常不说话,性格内向的人,都是如何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

平常不说话,性格内向的人,可以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出相应的改变,让自己符合了晋升要求,就可以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了 。

要做出哪些改变呢?

首先把自己变成一个能把工作讲得很清楚的人,这样就走出了迈向领导岗位的第一步。

在现实工作中,经常有这么一种情况:

很多时候,公司里的一个科研团队,向领导汇报工作的质量决定着团队的生死存亡。

汇报以后,得到领导重视呢,这个团队会得到更多的项目资金,项目就可以做得很好,领导觉得项目没有价值呢,这个项目就会被取消,这个科研团队或许就被解散,团队人员就需要重新找工作了。

所以,选一个好的汇报工作的人就很重要,而成为这个汇报工作的人就是进入领导岗位的第一步。

一般在团队中有三类人:

第一类是技术专家。

他们在技术方面特别强,在整个团队中,他们是最权威的技术人才,研发完全离不开他们,这类人大都有平常不说话,性格内向的特点,也就是题目中说的人,要他们做领导大家都佩服。

第二类是组织专家。

他们的组织能力特别强。团队中的各种组织工作,互相协调工作,他们都特别擅长,是团队内部的润滑剂,团队内的集体活动都离不开他们,他们在团队内也非常重要。

第三类是能把工作讲清楚的人。

他们善于沟通交流。最重要的他们可以把团队的项目的重要性,发展前景,和将来的收益等重要问题用外行能听得懂的话讲清楚,让外行也能听明白自己团队的工作性质,但显得油嘴滑舌,不务正业。

三类人中,选择谁去向领导汇报呢?

我们来一一演示一下他们汇报工作的结果,分析一下为什么说选择能把工作讲清楚的人去汇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选择技术专家去汇报。

技术专家做事都严密谨慎,喜欢用图表和数据说话,和领导汇报工作,用一堆数据和图表,再加上行业专用术语。

如果领导的专业水平略差,就完全听不懂技术专家的汇报了,当然项目资金之类的也就没了下文。

2.选择组织专家去汇报。

组织专家擅长的是人事组织和协调,向领导汇报工作自然也就是人事内容更多,听起来很热闹。

但团队项目的具体情况自然就说得不是太清楚了,领导自然会认为这个项目存在的必要性不是很大,也就不会再下拨项目资金了。

3.选择能把工作说清楚的人去汇报。

这类人的特点是能用外行听得懂的语言把自己特别专业的工作讲明白,特别是可以让领导听明白自己的工作有多重要,前景有多广阔,可以赚多少钱。

领导听明白了,自然就会更重视,团队的项目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资金。

大家选技术专家和组织专家去汇报工作,因为领导都听不到重点,所以都得不到领导的重视,科研团队得不到更多的项目资金,还有可能被裁撤。

只有能把工作说清楚的人去汇报,团队才能得到更多的项目资金和领导的重视,从利益的角度出发,以后的汇报,大家也都愿意让能把工作说清楚的人去。

所以,让能把工作说清楚的人去汇报工作也是自然的选择。

为‍什么能把工作讲得很清楚的人容易走上领导岗位呢?

1.领导的选择。

领导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时间了解所有员工的详细情况,谁向他汇报得多,他就会记住谁,认为谁的工作成绩出色。

久而久之,领导就会认为向他汇报工作的人功劳最大,所以,总向领导汇报工作的人被提拔的机会就多。

2.团队的选择。

科研团队其它人都汇报工作都不能带来实际性的利益,得不到上级资金的支持,就不会再让其它他们去汇报工作了,都愿意让能带来实际性利益的人去汇报工作,久而久之,大家就都能认可能把工作说清楚的人做团队的领导。

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把工作说清楚的人呢

1.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能把工作讲清楚一前提条件是自己对科研团队内要做的工作就十分清楚,如果自己都不清楚,想和别人说清楚就更难了,和外行就更说不清楚了。

所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是走向售卖岗位的第一步。

2.愿意改变自己。

领导选拔对沟通交流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常不爱说话,又性格内向的人在领导选拔中并不占优势,所以需要把自己改变成一个善于交流沟通的人。

而这个改变的决定,需要自己做出,并愿意付诸于行动。

3.加强表达能力的学习。

走向领导岗位的第一步是把专业的事情用外行听得懂的话讲明白,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通过努力的学习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总而言之,平常不说话,性格内向的人,只要先把自己变成一个能把工作说清楚的人,就迈出了走向领导岗位的第一步,以后只要坚持努力工作,自然就会步步高升。

文/老夏分析师

如果我写过的一篇文章,讲过的每一话,做过的一个举动,

曾在你的心里荡起涟漪,那至少说明在逝去的岁月里,

我们在某一刻,共同经历着一样的情愫。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

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0)

相关推荐

  • 工作让你感到心累?掌握搞定上司的二个技巧,职场拼搏不再走弯路

    职场人士是最容易出现亚健康的人群,因为工作压力大,节奏快,人的精力和时间大多用在了追求工作表现上,较易忽视自己身体的"呼救". 亚健康并不代表疾病,所以身体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只 ...

  • 怀孕5个月的大厂女人,职场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2020-10-21 一套近似的标准筛选出大厂的女性从业者们:性别意识要收起,理性和逻辑很重要,情绪化是不被允许的,但同时,这里也能容忍女性最大程度的强势. 这里聚集了最聪明的头脑,盛产雄心 ...

  • 地产公司升职最快的,往往是这4类人……

    大学毕业后,我加入了一家top10房企. 转眼几年过去,同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同届入职的校招生,有人依旧在基层混日子,也有人已经独当一面. 有人天天担心被裁,也有人猎头电话不断. 是什么造成这么大 ...

  • 职场上如何与“空降”外行领导相处?

    本文系属原创,首发于头条号,著作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本人,抄袭者必究! [职场指路:老板做事太奇葩,HR如何搞定他? 最近我们公司新来了一位分管领导,这位领导对人力资源一窍不通,却经常 ...

  • 学会这一招,不再害怕戏精同事抢功劳

    大家好,我是V姐. 在职场这个大丛林里,让人讨厌的同事从来不是稀缺物种. 前两天后台一位叫小真的朋友就跟我吐槽了这么一位会"变身"的同事. 小真说她快要被一个男同事气疯了,领导在的 ...

  • 不懂“邀功”,你就只能干到“死”

    个人发展学会 陪你成长  持续精进 大家好,我是郭大侠. 昨天我们部门在开会的时候,职业辅导师团队的小伙伴跟我讲,有个学员说自己不知道怎么拉近和领导的关系,想让我帮他解答一下. 这个学员的原话是这么说 ...

  • 鬼谷子识人术:想成大事者,必先学会4招驭人术,天下人为你所用

    刘邦成了皇帝之后,说自己战胜项羽的原因,他说自己政治方面不如萧何,谋略方面不如张良,打仗不如韩信,那么刘邦怎么能称帝呢?因为能将他们为我所用! 成大事的人都是会借助别人力量的人,他们善于驾驭人心,让别 ...

  • 鬼谷子:若想成大事,男人女人需背会8句识人口诀,扫平障碍

    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就大事的男人.女人,都是识人的高手.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对于身居高位的人来说,识人辨人用人驭人,是一项必修的功课. 我们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与其说考验我们做人做事的能力,倒不如说是在 ...

  • 想成大事,请先做个有骨气的人

    #情感 朋友你好!我们的遇见,就是久别重逢.点击上方"关注",我们做一辈子的朋友! 文:十里 插图:来源于网络 "一个没有骨气的人是难成大器的,他连最基本的尊严都丧失了, ...

  • 成立于1926年的西北军官学校,河北人担任校领导,走出了开国上将

    今天,我们聊的是组建于1926年的西北军官学校的故事. 冯玉祥 在近代历史上,很多人会想起黄埔军校.云南讲武堂和保定军校这类军事教育机构,其实在20世纪20年代也有过一个西北军官学校,这所学校也走出了 ...

  • 人生四大智慧:勤于学,善于思,讷于言,敏于行!

    好文拾遗 6天前 以下文章来源于哲学人生网 ,作者我是哲学君 作者:哲学君 来源:哲学人生网(ID: zxrsnet)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这是说 ...

  • 成大事者,善于克制自己 | 资治通鉴

    [故事时间] 公元二三年 [通鉴前言] 刘秀这个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两汉三个杰出的皇帝,刘邦.刘彻.以及刘秀,都是顶尖的人物. 刘邦.刘彻我们在之前的文章已经讲过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刘秀. ...

  • 一个人,想成大事,做事就要有四种“格局思...

    一个人,想成大事,做事就要有四种"格局思维",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做人要有格局,做事也要有格局,格局越大,失败的风险就越低,成功率就越高.这种格局,主要强调的是一种长远的考虑,用一句 ...

  • 善于布局者才能成大事!(深度好文)

    碰到牛逼的人,我们多会有一些感慨,当面会一些赞美: 『你真有眼光,那么早就看到了--』,可是世间哪有什么后悔药!人家的成就并不是仅靠一点点运气,运气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有眼光,会布局的人,都是知识 ...

  • 品思| 成大事者,必有大能量

    人的一生是一个耗能过程,如不人为的加以控制,人的这一能量场就只会减弱而不会增强.   <逍遥游>中说: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如果你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