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善于克制自己 | 资治通鉴

【故事时间】

公元二三年

【通鉴前言】

刘秀这个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两汉三个杰出的皇帝,刘邦、刘彻、以及刘秀,都是顶尖的人物。

刘邦、刘彻我们在之前的文章已经讲过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刘秀。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刘秀的两个故事。

一个是如何带领团队,一个是克制自己的情感。

【原文译文】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

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馀,何财物之有!」

乃悉发之。

刘秀带领军队冲出昆阳后,到达郾县(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定陵(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西北)。

在这两个地方,刘秀尽可能地征调起义群众。

但是,此时很多将领,贪图打仗的时候,占领的钱财宝物,打算留一部分士兵来守住这些财物。

刘秀不同意,他认为,如果这一次进攻能够打败敌人,我们所能够得到的,将会比眼前这些财物贵重万倍,还可以建立伟大的功业。

但是,如果不能够尽全力去打仗,失败的话,就会连命都没有,守住这些财物又有什么用?

在刘秀的说服下,所有的士兵,才全部进入战场。

新市、平林诸将以刘縯兄弟威名益盛,阴劝更始除之。

秀谓縯曰:「事欲不善。」

縯笑曰:「常如是耳。」更始大会诸将,取縯宝剑视之;悤衣御史申徒建随献玉玦;更始不敢发。

舅樊宏谓縯曰:「建得无有范增之意乎﹖」縯不应。李轶初与縯兄弟善,后更谄事新贵;秀戒縯曰:「此人不可复信!」縯不从。

昆阳之战,刘秀以以少胜多,大败王莽的军队,彻底摧垮了新朝的支柱。因此,刘秀与刘縯,在军中名声大旺。

地方割据势力新市、平林的将领们,开始嫉妒、恐惧他们兄弟俩。

于是,便开始暗中谋划,建议更始帝刘玄,除掉他们二人。

刘秀很敏感,察觉出来事情不太对劲,劝说刘縯。刘縯没有放在心上。

更始帝刘玄集合全部将领,并让刘縯拿出佩剑。同时,申徒建呈上一块玉玦作为暗号,暗示动手杀掉刘縯。

但是,更始帝却在这个时候犹豫了,没有下令。

秀闻之,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弔秀,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凓,拜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刘秀知道刘縯死了之后,立刻从父城奔驰到宛城谢罪。

刘縯的旧部下来迎接刘秀,表示哀悼。刘秀不乱说一句话,只是深深地责备自己,也不敢提昆阳之战,自己大败王莽主力军的事。回到宛城后,刘秀不敢穿丧服,饮食说话也跟平时一样。

刘秀的这些做法,都被一五一十地反馈到刘玄的耳朵中。

刘玄觉得十分内疚,于是任命刘秀作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通鉴解析】

一、困难

人生在世,就像是一个游戏,要想前进,就必须要打怪。打了怪才能够升级,升了级才能够往上走。

困难,对于每一个人的体会来说,都是不同的。

有些人,随便一点小问题,就会思考、焦虑半天。例如,有些人,起个床、锻炼一下,都觉得是要了他的命一样。他们的梦想,就是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然后想要的都会有。

而有些人,天生就藐视困难,无论多大的困难,都会坚定地去克服。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面没有一个是容易做的。怀抱着这种理念的人,本身就是非常坚强的。他们不会逃避困难,而是去克服、解决困难。

平庸的人,是把理想变成梦想。而能力卓越的人,是把理想变成现实。

刘秀带领军队来到郾县、定陵之后,首先就面对着巨大的困难。

首先,是军队数量的悬殊。

王莽的政府军是四十三万人,而刘秀能够调用的军队,不到一万。

虽然王莽的军队数量存在疑问,但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巨大,甚至是难以逾越的差距。

所以,摆在刘秀面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解决士兵数量的问题。他尽其所能地去征兵,号召群众参军。

但是,即使这么做了,也不可能一下子补齐这么大的空缺。

在现实问题,刘秀的部下开始退缩了。

他们想的是,像这种以卵击石的战斗,没有任何意义。与其将全部兵力投入到战场上,还不如留一些守住现在的钱财。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将领的想法没有错误,但是与刘秀的理想,却背道而驰。

刘秀不想逃避,他认为,如果这一次进攻能够打败敌人,我们所能够得到的,将会比眼前这些财物贵重万倍,还可以建立伟大的功业。

如果这个时候退缩了,不尽全力,那么失败是必定的。如果失败了,连命都没有了,守住这些财物又有什么用?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会发现,刘秀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同时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刘秀的目标,并不是占领眼前的财物,而是为了“大功”,也就是完成伟大的事业。而眼前这些财物,在他眼里,不值得一提。

我们说一个人目光长远,就是看他在诱惑面前,是选择克制,还是选择放纵。

刘秀的将领,相比于刘秀,目光就短浅许多。

面对困难,刘秀的做法是调集所能够调集的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只要眼前的大事做成了,后面想要钱财,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况且,刘秀的目的,不仅是钱财,而是一个新的国家,一个新的社会。

老子说,慈故能勇。

在刘秀的指挥下,以及在运气面前,这不足一万的军力,居然把新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摧枯拉朽般地消灭了王莽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至于王莽,只能够在皇宫里面,欲哭无泪。

二、权斗

我们评价一个人,不仅要看他平时是如何做事的,也要看他在巨大挫折面前,是如何做的。

在昆阳之战中,刘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声名显赫。

福兮祸之所伏。

成功带来的,并不是荣誉,而是更始帝刘玄的嫉妒。

刘玄不仅嫉妒、害怕刘秀,也害怕他的兄弟,刘縯。

刘縯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有讲过了,也是一个能力卓越的人。

这两个人,在绿林军的某些势力中,以及更始帝眼中,都是肉中刺,眼中钉。

地方割据势力新市、平林,是绿林军下面的两大势力。

他们之所以选择刘玄起来做皇帝,原因是刘玄软弱,善于控制。

而刘縯兄弟,能力太强,如果他们上台,势必会导致绿林军失去对他们的控制,搞不好还会被他们兄弟俩清算。

这对于新市、平林这两大势力来说,不是好事。

如果任由他们发展下去,更始帝刘玄这个傀儡皇帝,很快就会被取而代之了。而他们这些推选更始帝的势力,势必吃不到好果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绿林军也不例外。

眼看着新朝马上就要垮掉了,兄弟俩的用处好像也不大了。因此,他们开始谋划,把这兄弟俩都给除掉。

刘縯这个人比较迟钝,刘玄虽然突然间手下留情了,但是意图却十分明显。鸿门宴上,范增也是以玉玦作为信号,提醒项羽杀掉刘邦。

稍微读点历史,也不至于如此。后来,刘縯因为得罪更始帝,这下更始帝不再留情,直接逮捕杀掉。

三、隐忍

刘秀这个人,非常敏感,非常有政治嗅觉,同时也非常冷静。

眼看着自己的兄弟被人妒忌,被人杀害,刘秀能够保持冷静,心思如平时一样缜密,这一点就已经超过非常多的人了。

刘秀在知道自己兄弟被杀害的时候,内心不可能一点波澜都没有。但是,刘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及时调整。

及时调整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以后复仇,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我们来看刘秀的做法。

首先,是向更始帝刘玄认错。这种认错的目的在于,表现自己没有愤怒的心,坚决支持刘玄的做法。

接着,不断地责备自己,不提自己的战功。认为兄弟的死,问题都在自己,跟刘玄没关系。

最后,不敢穿丧服,所有的举动都跟平时一样。

刘秀很清楚,他的身边,遍布着刘玄的眼线,他的做法与言行,都会被刘玄捕捉到。任何一点错误的举动,都会招致刘玄的猜测与怀疑。

而刘玄以及背后的绿林军,一旦下了杀心,不仅无法给兄弟复仇,自己的伟大理想,也会付之东流。

果然,刘秀的高超演技,成功瓦解了刘玄的怀疑。不仅如此,刘玄还表示惭愧,留了刘秀一条命,还升职封侯。

我们平时在遇到麻烦事情的时候,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慌张。慌张之后,就难以将事情处理好。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不可能永远都是心如止水。人也不可能一辈子都顺风顺水,总会遇到困难。

有能力的人,能够在遇到困难、问题的时候,依旧保持冷静。冷静的目的,不是逃避问题,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触类旁通】

这才是领导力 | 资治通鉴

(0)

相关推荐

  • 刘秀创业:活着最重要 | 宅叔扯资治通鉴123

    新朝末年,造反成为最大的风口. 草根创业并成功的,比比皆是. 荆州农民王匡.王凤,因为野菜分得公平,成为饥民的带头大哥:3年后,成为拥兵5万的绿林军首领. 山东好汉樊崇,因为勇猛善战,成为饥民的带头大 ...

  • 昆阳之战

    历史故事新编-14 昆阳之战 文/墨吟 夏天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是当时一大新闻.公元8年,他逼迫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强迫年幼的皇帝孺子婴"禅让",自己称帝,改国号新,改长 ...

  • 历史潮流(新朝)之赤眉绿林

    上篇讲到王莽篡夺了西汉刘氏的天下,建立新朝.为了巩固统治,树立威望,王莽实行了改制.表面上好像要解决西汉末年社会上的种种矛盾,实际却是把历史车轮往后拉的倒行逆施,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新朝的灭亡. ...

  • 成大事者 善于思而勤于行,内向的人如何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

    内向的人不愿意有求于人,宁愿自己走些弯路,也不愿主动请他人帮忙. 内向的人很要面子,宁愿自己吃些亏,也不愿让别人小看自己. 内向的人不善言辞,常烦恼于如何交际. 导读:平常不说话,性格内向的人,都是如 ...

  • 《资治通鉴》34:欲成大事者,不将真实想法示人

    我一直忘不了电影<教父>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真实想法.这句话是老教父维托·柯里昂告诫他儿子的. 读高中时,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非常震撼,深 ...

  • 善于布局者才能成大事!(深度好文)

    碰到牛逼的人,我们多会有一些感慨,当面会一些赞美: 『你真有眼光,那么早就看到了--』,可是世间哪有什么后悔药!人家的成就并不是仅靠一点点运气,运气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有眼光,会布局的人,都是知识 ...

  • 资治通鉴 : 成大事者,先看透人心,学会利用人性(深度好文)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 ...

  • 鬼谷子七十二术: 欲成大事者, 要善于隐藏自己

    鬼谷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兵家.纵横家的创始人,后世尊称他为谋圣.鬼谷子的学生涉及经世之学.处世之道,对我们十分具有指导价值. 根据他的著作整理出鬼谷子七十二术,由于篇幅原因,分为十二期讲解.希望大家细细 ...

  • 成大事者,都善于等待

    成大事者,不焦虑,因为他知道:在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事情至关重要. 一是等待. 二是做好准备. -  1 - 等待时机, 一战而定 这是一个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故事. 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将 ...

  • 资治通鉴:成大事者的五个过人之处,看看你有吗

    回忆起自己的读书时代,那你最讨厌的课程,是哪个科目呢?有没有讨厌历史的?你看,那些大量需要我们熟背的知识点,那些不同的历史年代所对应的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这些背起来是不是感觉都很枯燥呀? 我上学的 ...

  • 资治通鉴:能成大事的人,有5个过人之处,成功早已注定

    回忆起自己的读书时代,那你最讨厌的课程,是哪个科目呢?有没有讨厌历史的?你看,那些大量需要我们熟背的知识点,那些不同的历史年代所对应的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这些背起来是不是感觉都很枯燥呀? 历史配图 ...

  • 资治通鉴:能成大事的人,有5个过人之处,你身上有吗

    资治通鉴:能成大事的人,有5个过人之处,你身上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