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邪)〔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鞭也。原文245
相关推荐
-
多者长寿
多者长寿 2019.11.6 起居有常者 环境宜居者 多动少静者 养生保健者 饮食有节者 腹中食少者 养气益神者 豁达大度者 心中事少者 糊里糊涂者 笑口常开者 物我两忘者 荣辱不惊者 行善积德者 ...
-
伤寒论.第245条
阳脉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见<论>.第245条). 作者:蒋远东 这是一个解释<太阳 ...
-
二十一、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原文218
二十一.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原文218 [郑论] 按邪原在里,而反汗之,其误已甚,汗出则津液外越,津液外行,自然胃(躁)[燥]而 ...
-
一、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
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不断之意)正赤者,阳气(拂)[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出)不彻,不足言阳气(拂)[怫]郁不得越(发.散之意),当汗不汗,其人( ...
-
七、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发〕汗,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婢”与“脾”古字通用,玉函经方后煎法,二“婢”字均作“脾”可证。成无己注:发越脾气,通行津液。)。原文
七.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 (更)[发]汗,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婢"与"脾"古字通用,玉函经方后煎法,二"婢"字均作 ...
-
三、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原文290
三.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原文290 [郑论] 按少阴中风,果现何等病形,而只曰阳微阴浮者为欲愈,令人不解.况中风有闭.脱之不同,在少阴则为中藏之候,生死即在转瞬之间,不得含糊立论也,恐有 ...
-
四、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躁)〔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原文179后段
四.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躁)[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原文179后段 [郑论] 按此证,前已申明,兹不复叙(此条与上条第三小节重复,不识何故,为保存原书面貌,姑存之.)
-
十九、发(热)〔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是上不至寸,下不至尺,只有关脉搏动。)者死,脉自和者不死③原文211
十九.发(热)[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是上不至寸,下不至尺,只有关脉搏动.)者死,脉自和者不死③原文211 [郑论] 按阳明发(热)[汗],多属有馀,阳旺阴必亏,若重发汗,阴必亡,阴 ...
-
十六、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矢)气(即前21条转失气之意)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
十六.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矢)气(即前21条转失气之意)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 ...
-
二十二、阳明病,若中寒(而)〔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貌,濈,本义为水外流。)汗出,此欲作固瘕(是一种寒气结积的病证,其特征为大便先鞕后溏。腹中结块谓之瘕),必大便初鞭后溏;所以然者,
二十二.阳明病,若中寒(而)[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貌,濈,本义为水外流.)汗出,此欲作固瘕(是一种寒气结积的病证,其特征为大便先鞕后溏.腹中结块谓之瘕),必大便初鞭后溏:所以然者, ...
-
须发早白,手脚心出汗,痿软不起,敏感,滋阴和阳,调和营卫
有许多小伙伴咨询长期过度纵欲,现在无法站立,非常敏感,该如何调理?今天就在这里为你解答. 先看一位小伙伴的来信:原主任,我是一个很无知的青年,手游史已经长达10年了.向你求助,希望你能帮帮我. 男,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