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发〕汗,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婢”与“脾”古字通用,玉函经方后煎法,二“婢”字均作“脾”可证。成无己注:发越脾气,通行津液。)。原文
相关推荐
-
白发伤寒论|第十讲(46.48.55.67)
第十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麻黄汤主之. 这条比宋本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五)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第一个讲的就是痉,所谓痉,讲的就是脑膜炎:湿,讲的就是风湿:暍,就是中暑.对痉湿暍,也就是脑膜炎,风湿,中暑,如何来治疗. 不要看短短的一篇,这短短的一篇,把所有的病都治完了,这就是经方,只要会用,药 ...
-
阳明经上篇[凡外邪初入阳明地界,未离太阳,凈尽者谓之太阳,阳明列于此篇]
太阳与阳明两经各半,谓之合病,两经连串,谓之并病,另自名篇于三阳经后,不在此例,此乃邪入阳明,而太阳将尽未尽之证也.(一)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方.[原文](二)阳 ...
-
太阳经上篇
太阳经受病之初,有定脉定证一法.(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原文] 先挈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 太阳受病,有风寒不同 ...
-
白发伤寒论|第一讲(1-21条)
第一讲 讲述:白发渔礁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涛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啊,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 ...
-
十六、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若脉即出者,愈)。原文317
十六.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若脉即出者,愈).原文317 [郑论] 按下利清谷 ...
-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指痰饮也。以痰饮本寒,故曰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势)〔热〕利也(指表热而下利)。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指痰饮也.以痰饮本寒,故曰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势)[热]利也(指表热而下利).原文139 ...
-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就是太阳本经邪热,由表入里,并未传入他经,但蓄于下焦血分的意思. ...
-
二十三、汗出谵语者,以有(躁)〔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者〕,过经(这里是太阳表证解除之意思。成无己注:须过太阳经无表证。)乃可下之……
二十三.汗出谵语者,以有(躁)[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者],过经(这里是太阳表证解除之意思.成无己注:须过太阳经无表证.)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 ...
-
经方:桂枝二越婢一汤(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桂枝二越婢一汤 [原文]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 ...
-
六、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寒热发作的情况,好象疟疾一样。),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
六.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寒热发作的情况,好象疟疾一样.),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清同圊,清便欲自可,就是大小便尚能如常的思.),一日二三度发.(而)脉微缓(微与洪相对,缓 ...
-
病(此处指太阳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指太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指少阴)。
病(此处指太阳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指太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指少阴).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原文7 [郑论] 按太阳风伤卫证,发热.恶风.自汗.(伤寒)[ ...
-
太阳病:热多寒少发热(5)-龙博探宝
5月28日 [太阳病:热多寒少发热] 感谢龙老师教祖师真经授中医秘传!
-
《伤寒论》发热恶寒,与无热恶寒、清代名医怎么看?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柯韵伯]无热,指初得病时,不是到底无热;发阴,指阳证之阴,非指直中于阴.阴阳指寒热,勿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