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辩证
相关推荐
-
谦斋中医处方学——病因十四纲辨证(寒)辩证
病因十四纲辨证(寒)辩证 二.寒 寒邪发病,四时均有,以冬季为多见.浅者伤表,重者中里,也有表里同时感受的. 寒为阴邪,治疗大法不外温散和温中.但中于内者影响脾肾最多,因其能郁遏和损害阳气,故温中逐寒 ...
-
十人九胃病,看中医如何对胃病辩证分型
中医治病的独特观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以个人为整体,四诊合参,辨别疾病的证型. 胃病简单二字,在中医里面分为很多种类型,就以胃脘痛为例,看看中医是怎么分型的. 中医根据疾病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名,以上 ...
-
路志正新温经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配方组成]当归12g,川芎9g,赤芍.白芍各12g,党参9g,牡丹皮9g,炮姜6g,吴茱萸6g,肉桂3g,法半夏9g,炙甘草3g,醋香附9g,生姜6g [作用与功效]温经散寒,行气活血. [适应证] ...
-
72条经方笔记,助你精细辩证(建议收藏)
导读:前人总结的经方运用思路,供大家参考. 1.温病不能发汗,又不能吃泻药,更不能用火攻,只能用白虎汤.真正的温病实证(表现为说胡话,大便干,下同时用强壮滋阴解热药活不用生地用人参也可),可用大量的麦 ...
-
中医辨病辩证公式,汇总不易点赞收藏望神=...
望神=目光+气色+神情+体态 精神好+双目有神+对答自如=得神 疲倦+迟钝+萎靡+不爱说话=少神 呆滞+狂乱+昏倒+郑声+意识模糊=失神 久病好转+面色红妆+索要食物=假神临终 中老年高血压+突然昏倒 ...
-
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枳实理中丸有什么区别?用法都在这了
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枳实理中丸有什么区别?用法都在这了
-
罕见肿瘤,辩证选择也有疗效很好的方剂
良方导读:以下这几种肿瘤比较少见,中医通过辩证治疗仍然有好的效果.但是说实话,这些病案现在少了,因为中医治疗的机会少了. 1,胰腺囊腺瘤 姜某,女,24岁,未婚.1979年9月20日就诊.半年来腹部胀 ...
-
脾胃虚寒证,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5种“理...
脾胃虚寒证,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5种"理中丸"如何用? 脾胃虚寒证的表现症状为脘腹疼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阳虚失血,出月不多,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
-
关于#失眠 最全中医辩证来了!视频有点长,但都是真知识!#失眠播报 #失眠了
关于#失眠 最全中医辩证来了!视频有点长,但都是真知识!#失眠播报 #失眠了
-
布白是一种思维方式,应如此辩证
辩证布白 文/郑沛成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但要求点画精到.结体优美,更要求章法完整,通篇和谐.要知道:点画美.结体美,是局部美,而章法美则是整体美. 罗丹说过:"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 ...
-
关于皮肤病的治疗与中医六纲辩证
"治病不治癣,治癣必丢脸"是长期以来人们送给皮肤科大夫们的一句戏谑的话.总的意思是皮肤病难治,医生难免丢面子. 为啥难呢?或者,是皮肤病本身复杂,或者就是皮肤病容易治好,更容易复发 ...
-
运用伤寒论六经辩证治疗糖尿病
一.立论依据 <伤寒论>理法方药一脉贯通,除对外感病外,尤其于疑难杂证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其六经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由于外感与内伤常兼夹,且经络与脏腑相连,六经辨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