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
相关推荐
-
师长口渴,接过水杯却停住,政委一看:左胸中弹已牺牲
文:老街巷口 1947年夏季攻势,"东联"在林彪的率领下四处出击,接连收复40多座城镇.战后,长春.吉林.四平等地的蒋军发现,东北的解放区已经连成一片,蒋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
-
“岳麓寻墓”系列第3篇:黄埔骁将陈明仁夫妇合葬墓 | 静思斋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自行拍摄(历史照片除外),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寻访时间:2020年10月16日 今日得暇,更新一篇岳麓山寻墓.原打算写黄兴.蔡锷这两个国保级,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一 ...
-
陈明仁上将13岁结婚,新娘14岁,后来的生活让人很羡慕
一提起"包办婚姻",很多人都深恶痛绝,认为违背人性,没有幸福. 其实,不能这么一概而论,只要是对的人,"包办婚姻"也未尝没有幸福,比如开国上将陈明仁夫妇. 陈明 ...
-
陈明仁起义老蒋雨中大怒
陈明仁起义老蒋雨中大怒
-
陈明仁为何能在四平挡住进攻
1947年6月,第三次四平战役打响.三战四平算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守卫四平的是谁呢?正是陈明仁将军. 陈明仁因此战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晋升为兵团司令员.名噪一时.当然了,后来陈明仁和平起义后,再回忆起 ...
-
谢芳如,为了送丈夫陈明仁去黄埔军校读书,把娘家的猪卖了
中国人向来对和睦.团圆的大家庭有深切的向往和追求.从古至今,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就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老百姓也常常说'成家立业',把组建家庭放在谋求事业之前,可见在传统观念中'成家'的重要性. ...
-
1916年,陈明仁13岁尚未成人时,母亲...
1916年,陈明仁13岁尚未成人时,母亲病重.算命先生说给明伢子娶个媳妇冲冲喜,病会自然好.老实厚道的陈明仁父亲请来媒人,媒婆就把邻村一个叫谢芳如的农家女子介绍给陈明仁. 不久,陈明仁便和谢芳如拜堂成 ...
-
刘伯温临终前送朱元璋一筐鱼,17年后朱元璋才领悟,却悔之晚矣
公元1392年,作为大明帝国的建立者,64岁的朱元璋在这一年却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皇太子朱标突然因病去世,而他身上的皇位继承人身份一下子就空了出来,这一切都打乱了朱元璋在他身后为大明帝国基业所布下的一系 ...
-
142岁的药王孙思邈临终叮嘱:此药方绝不可流落民间,一定要销毁
探究历史的真相,挖掘过去的故事,听听老一辈讲述脚下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 感受历史传达的厚重,用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历史,用心去聆听来自过去的声音,感受古人传达的智慧,关注我,跟着我们一起去追寻先祖的脚步,挖 ...
-
启功:爱妻离世,他捐尽家财,独自蜗居30年,唯一心愿是与妻合葬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在这有限的人生里什么才值得歌颂,值得怀念?是长生不老,还是功名利禄,亦或是其他? 其实,世间百态,每个人对"人生赢家"的定义都有所不同.若是定义在启功身上,那就 ...
-
他80岁不顾世俗决定续弦,携手相伴12年,临终嘱咐:要与原配合葬
民国时代 09/14 14:57 文化领域达人 那些平淡而又浪漫的情事,温柔而又细腻的藏在平凡的岁月里,他八十岁,不顾世俗决定续弦,却在晚年弥留之际,要求与原配合葬. 几经波折的经历,在别人的眼里显得 ...
-
司马懿临终遗言:子孙不要扫墓祭祀,1700年后发现他是真高明
引言: 三国时代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历史,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陷入了混乱之中,各路英雄豪杰开始逐鹿中原.经过数十年的大战,最终曹操.刘备和孙权脱颖而出,分别建立了独立的政权,至此中原大地进入到了三 ...
-
狗妈妈版“李焕英”,临终前锻炼小狗向人类讨食,然后才安心离开
春节档的一部热映电影<你好,李焕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也是赚足的观众们的眼泪,对于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总是会触及到我们内心柔软的地方.而不仅仅是我们人类,动物们界的母爱也同样伟大, ...
-
一位退休女人坦言“老夫少妻”的难,从晚年才真正开始
老夫少妻这样的搭配并不少见,因为很多女孩子总认为找一个比自己年龄大.更成熟的男人就会得到更多的包容和疼爱. 并且这样的男人一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阅历,与他们在一起就不用自己费太多力气就能过上 ...
-
他曾娶了日本女战俘为妻,35年后与妻回日本探亲,才发现妻子真实身份
他娶了日本女战俘为妻,35年后与妻回日本探亲,才发现妻子真实身份 日本在十九世纪30年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当时,军国主义在日本盛行,无论男女,都非常支持日本的侵略战争,但这并不排除许多人被日本强 ...
-
嘉庆不服从乾隆临终嘱咐,抄家和珅,为何15年后追悔莫及?
文|飞鱼说史 清朝的最有名的康乾盛世,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人共同创造的,但这只是一个"虚假"的盛世,因为在清朝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时候,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