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春晖:娘,孝顺跟血缘无关(作者 李玉华)
相关推荐
-
《红楼梦》|薛家为何长居贾府不走?前期不想走,后期不能走
薛家为送宝钗待选,举家进京,住进了贾府.原本是暂住,结果一住好几年.这就难免让人产生疑惑:放着自家在京的几处房舍不住,偏要死住在亲戚家,他们想干什么? 其实,只要愿意深入文本,放大格局,就能找到答案: ...
-
耿晓莉丨今天我见了菩萨(组诗)
今天我见了菩萨 姨邀请我去家玩 她的MP3里 有一个智能化的菩萨 迎接我 姨不知道 我感受到了 有一个诵经的声音 伴随着音乐 在我脑海里 呈现了一个 菩萨招待我的模样 她邀请我游泳 大热的天 我没有脱 ...
-
姐仨凑齐回去看爹娘
每次一个人回娘家的时候,我爹我娘总是问: 没叫着你大姐跟你二姐一块? 每次姊妹俩一起回娘家的时候,我爹我娘总是遗憾: 要是姊妹三个一块回来就热闹了. 这次,姊妹三个总算凑齐,轰轰烈烈地一起回娘家,极大 ...
-
清明专刊 | 李建兴:写给天堂里母亲的一封信
写给天堂里母亲的一封信 李建兴 娘: 过年了,今天是大年初一,是举家团圆的日子,您不是说好,和我们一起过年的吗?您怎么却走了?因为今年新型冠状肺炎的流行,全家人都呆在家里,虽然孩子们都很乖巧懂事,可是 ...
-
母亲艰难的一生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1918年,母亲出生在费县一个小村庄,姥娘家一家人过着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母亲四岁那年,姥爷不幸去世了,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姥娘一个失去丈夫的单身女人,拉扯着一个 ...
-
醒世恒言:卧牛石的传说—因贪婪而起,因贪婪而断(作者 李玉华)
这个故事,起先是从世代老一辈口口相传传下来的,不知真假.但一看现实不能说没有一点依据,好像真有这么回事,前些年我还到过这个没落的村庄看了看,真象以前有人住过的痕迹,有废墟,老屋的断壁,很有年代的不规则 ...
-
醒世恒言:村霸不敢抬头了,无赖又蠢蠢欲动(作者 李玉华)
村霸是不敢抬头了,但是无赖又蠢蠢欲动,现在农村普遍现象,就是年轻力壮的人,在家里仅靠着二亩三,不能养活全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都要到外地打工,剩下的都是老弱妇乳在家留守. 这个时候,给乡里那 ...
-
拍案惊奇:风水(作者 李玉华)
H今年也有五十多岁了,三十多年前,他就是个小混混,确切的说他现在还是个混混.就是这三十多年之间,他混得人模狗样了.在这不大不小的千把口人的村子里,干起了村官.那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了.当时生产队已 ...
-
拍案惊奇:我也说聊斋,鬼和狐仙的故事(作者 李玉华)
关于鬼和狐仙的故事,我在<聊斋>里读过,在电视剧里看过,当然民间传说也听到了不少.尤其是蒲松龄笔下的鬼和狐仙,更是千奇百怪,让人读来妙趣横生,爱不释手. 前段时间,我本村一位年近八旬的贾姓 ...
-
人在旅途:从文化佳园走向美篇(作者 李玉华)
几年前,我劳作之余,喜欢读些网络上的文章,记得是在百度里吧,读到一位作者写自己的宠物故事.文章后,编者附加了一段话,聊聊你的宠物故事吧?那时我在海南打工.宿舍里大连铺躺着劳累一天的工友,我读着文章怎么 ...
-
乡村故事:邻村剃头匠袁广锐(作者 李玉华)
我的家是甘山村,往西二里路是白山村,白山村有位剃头匠叫袁广锐,他的剃头手艺不怎么高,但在我们年少的时候,剃头都离不开他. 那个时候,他开始是挑着挑子,一头是自己土造的折叠式坐椅.一头是用费旧的铁桶改造 ...
-
人间章回:我的童年(作者 李玉华)
八岁的时候,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个年月,大多数人家都很贫困,更别说我们家人口多,劳力少了.吃饭就更成了问题,父亲看着左邻右舍和我差不多大的同龄人都上学了,他也不甘示弱,咬着牙把我送入了学校,读一年级的 ...
-
村子里不再听到的吆喝声(一):货郎(作者 李玉华)
前段时间,和一位年轻人聊天,他说,现在真好,不用出门,不用赶集上街,不用逛超市.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只需要发一个信息就解决了,有人给你送到家里,真方便,节省了多少时间,我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五十 ...
-
家事春秋:我的大外姥爷干过几天保长(作者 李玉华)
说起我的大外姥爷,一生很坎坷的,坏就坏在早年家境稍微殷实,他又是长子.家里省吃俭用,让他读了几天私墅.识几个字,本来是好事,但却给他带来后半生痛苦,一直抬不起头.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在民国后期,我们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