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卷22困誓诗解5非义莫从死而尸谏
相关推荐
-
三读论语.学而13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礼.义是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两个字,前边说礼的作用在于维护社会和谐,而<礼运>中说"礼义以为纪&qu ...
-
【孔迹】卫灵公冢:南子的艳闻(上)
卫灵公生年不详,他去世于灵公四十二年,关于他的出生及名字,<史记·卫康叔世家>中有如下一段描绘: 初,襄公有贱妾,幸之,有身,梦有人谓曰:"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卫,名而子曰'元' ...
-
【第356期】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6章》孔子为什么称赞史鱼和蘧伯玉?
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6章>孔子为什么称赞史鱼和蘧伯玉? 15·6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音juǎn)而怀 ...
-
【孔门】子思:刚毅好大,承志安贫(上)
孔伋字子思,以字行,他是孔子的嫡孙,尽管他算不上是孔子的弟子,然而他跟随孔子参加过一些活动,并亲承孔子教诲,同时他的思想直接继承于孔子,所以子思被视之为孔子重要传人.元至顺元年,子思被封为" ...
-
春秋纪(冬)三十一
周敬王二十四年.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 春,孔子适陈.[史记.陈杞世家].[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孔子去卫适陈,途中见二女采桑.子曰:"南枝窈窕北枝长."答曰:" ...
-
论语日课388: 凡事首先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15.7) 史鱼与蘧伯玉都是卫国的 ...
-
《孔子家语》卷22困誓诗解1君亲妻朋耕种难事至死而息
<孔子家语>卷22困誓诗解1君亲妻朋耕种难事至死而息 题文诗: 子贡问曰:赐倦于学,困于道矣,吾愿息而, 事君可乎?孔子答曰:诗经有云:温恭朝夕, 执事有恪.事君之难,焉可息哉!曰然则赐, ...
-
《孔子家语》卷22困誓诗解2兽避不义君子通情行修名立
题文诗:孔子也自,卫将入晋,至河而闻,赵简子杀, 窦犨鸣犊,及舜华乃,临河叹曰:美哉黄河, 水洋洋乎!不济命夫!子贡趋曰:敢问何谓? 孔子对曰:窦犨鸣犊,舜华晋之,贤大夫也. 赵简子之,未得志时,须此 ...
-
《孔子家语》卷22困誓诗解3不困不王烈士不彰仁义能恕
题文诗: 孔子遭厄,于陈蔡间,绝粮七日,弟子馁病, 孔子弦歌.子路入曰:子歌礼乎?孔子弗应, 曲终而曰:由吾语汝,君子好乐,为无骄也; 小人好乐,为无慑也;其谁之子,不我知而, 从我者乎?子路不悦,援 ...
-
《孔子家语》卷22困誓诗解4士必践行土无不容
题文诗: 孔子是曰:不观高崖,何以能知,巅坠之患; 不临深泉,何以能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 何以能知,风波之患.失之者其,不在此乎? 士慎此三,无累于身.真士践行,和光同尘, 砥砺前行,风雨无阻.子 ...
-
《孔子家语》辩困誓第二十二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困于道矣,愿息而事君,可乎?"孔子曰:"<诗>①云:'温恭朝夕②,执事有恪③.'事君之难也,焉可息哉!" 曰: ...
-
《文心雕龙》卷22章表诗解1章以谢恩章明表标表以陈请
<文心雕龙>卷22章表诗解1章以谢恩章明表标表以陈请 题文诗: 设官分职,高卑联事.天子也者,垂珠以听; 诸侯也者,鸣玉以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 尧咨四岳,舜命八元,固辞再让,之让俞往, ...
-
《文心雕龙》卷22章表诗解2章要非略表体多包辞为心使繁约得正
<文心雕龙>卷22章表诗解2章要非略表体多包辞为心使繁约得正 题文诗: 至如孔融,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出师, 之辞后主,志尽文畅;华实异旨,表之英也. 琳禹章表,有誉当时;陈琳称健,则 ...
-
《尉缭子》卷8武议诗解1兵义诛暴杀大赏小
题文诗: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无辜之人. 杀人父兄,利人货财,臣妾人女,此皆盗也. 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 农不离田,贾不离肆,士大夫不,离其官府, 由其武议,在于一人,兵 ...
-
葛洪《抱朴子·外篇》卷25君道诗解5非私广纳仁孝清朴
葛洪<抱朴子·外篇>卷25君道诗解5非私广纳仁孝清朴 题文诗: 怒不越法,以加其虐,喜不逾宪,以厚其遗. 割情所爱,有犯无赦;辨善于憎,有劳不遗. 倾下纳忠,逆耳不讳.广乞诽谤,委抑不拒. ...